第1章 通天觀白狐盜神草 登雲店才童救精靈(1 / 3)

世間有一靈物,曰狐。《玄中記》中道此種:五十歲能變化成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裏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與天通,為天狐。

話說東洋大海之間,有一處大洲,名喚福來洲。洲內有一靖安國,國富民強,人族興旺。單道本國烏幽縣境內轄一座臥虎山,臥虎山內有個明月洞,洞前有片叢林,名喚清風林。

說某日,一棵大樹底下盤坐二牝狐,一為九尾白狐,一位赤鼻銀狐。那九尾白狐正唉聲歎氣,道:“一早出山窺人間風情,真是別不一般。熱熱鬧鬧,老少快活,吃穿用度樣樣花色。我們何時才能擺脫這山林清苦,也可到外頭混世呀?”赤鼻銀狐道:“姐姐,我也這麼想過,隻是難呀。若混人世,先須變成人形方可為。隻是這變人之法,咱們也不懂得。聞有個頂戴髑髏於某個日子的夜裏對月膜拜,便可變化成人類的方子,卻又不知何處得學。咦,對了,姐姐,前提我聽西山一位妹妹說,在千裏之外有一座聖仙山,山上有一處通天觀,修持著一位白虎大仙。他在觀後辟了一處百珍園,種植了上百種奇花異草。其中有一種神草名叫七星蘭,每株每年僅於同時產花七朵,花開排列正是一勺星北鬥。若食此草,得一株便可延壽百歲,修行者固築丹基,助長功力。凡毛族、禽族食之,還能顯化人形哩。”九尾白狐聞言,眼前一亮,憂去七分,問道:“果真有此神草乎?”赤鼻銀狐道:“大概是有的。”九尾白狐為了確實一下,遂與赤鼻銀狐往西山一趟,打聽七星蘭的事情。那西山不隻狐族,連其他獸類皆曉此宗。首傳者乃一鴿兒,遊外方所見聞,且有鼻子有眼道某某禽、某某獸盜食了神草而成精化人之事。一傳十,十傳百,便這樣散播開了。不乏有那思仙望道,求成人類者,偷上聖仙山,盜取神草,可是隻有去但不見回還。有後繼者於聖仙山下發現諸多獸屍,卻有相識者。猜也猜到,這是盜草不成,反丟了性命。膽怯者從此不敢輕冒風險來嚐試,於是,上聖仙山者不似之初那樣成夥結伴絡繹不絕,而是寥無幾個了。

九尾白狐思欲變成人,知曉有七星蘭如此神草之後,自是深掛心中,一意求得,竟把生死拋於腦後。強扯上赤鼻銀狐,長途跋涉,於某日來在聖仙山,並於亥時摸進了通天觀後的百珍園。也該著今天它倆走運一些,趕著觀主白虎大仙赴天華山摩雲觀黑虎大仙處做客,並不在山上。而守園的值班道人因主人不在,大了膽子,居然違反清規與戒律,而將昨捕殺並私藏的兩隻前來盜取神草的兔兒取肉燉了。又不知由哪兒弄來兩壺兒好酒,美美餐了一頓,然後甜甜去睡了。所以,百草園等於無有看守。

二狐鑽到園內,東瞅西望,來辨認那從未見過是啥樣子的七星蘭。忽見一處花圃內金光閃閃,“呀,那是什麼?”離近一瞅,見一簇簇的碧草,每一株從中伸出七枝花兒,排列如鬥。之狀正如人傳的七星蘭。二狐萬分欣喜,莫管是否,連忙搶上前,連食數株。根子也吞了,不顧泥土。隻因為不曉得是草那一部分才有變人之大效,故丁點兒不肯棄掉,不肯浪費。

二狐正在食草,心花怒放百般不顧之時,突然空中雲朵滾至一團,聽一身怒喝:“好大膽子的孽障,敢來盜取本師的神草,快把性命留下。”二狐大驚,抬頭看,見一位道家由空中而下,頓時驚恐萬狀,拔腿就逃。道人是誰?正是通天觀的觀主白虎大仙,緣由其本是甝一隻成仙體。今日正在摩雲觀與黑虎大仙論法,忽然心血來潮,掐指算來,卻是心肝寶貝似的七星蘭草遭受盜采,遂急忙忙趕將回來。但為時已晚,神草損去十之有三。道人大怒,發出一記奔雷天印掌,“哢啦”一聲,霎時將赤鼻銀狐擊成了碎片。那九尾白狐反應迅捷,身形靈敏,早躥出老遠,躲過一劫,紮入到一叢花樹之內。道人又一掌發至,白狐已然再竄出一段距離。天印大法卻將花樹擊毀小片。白狐潑了一切,也不知哪來的大力氣,飛越牆垣,沒命地狂奔。道人怎肯舍得,緊追不放,連發神掌雷。但是由於氣血不平,加著急躁,故欠準頭,屢發無效。白狐也是慌不擇路,忽一聲尖叫,原來失足掉進了山穀深澗,隨流而去。道人尋不到白狐,料其也難生存,悻悻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