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收入高,所以私家車像中國的自行車那麼普遍。老百姓的住房,普遍寬敞。
周薪低於300澳元的,為低收入者,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
澳大利亞工資高,稅收也高。澳大利亞采取累進稅製,即收入越高,稅率也越高,以盡量減少貧富差別。在澳大利亞,到了十八8歲就有一個稅號,年收入二萬澳元,交稅15%;年收入四萬澳元,交稅21%;年收入十萬澳元,交稅40%。人們說,澳大利亞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即大富豪和貧窮的人都少,而占多數的是中產階級。
澳大利亞稅收高,福利更高。在澳大利亞,生病有保險,失業有救濟金,退休有退休金,人們沒有後顧之憂。正因為這樣,他們不必為明天擔憂,也就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有錢今天花。為了適合國民的這種消費心理,“周薪製”也就成為必然的。
澳大利亞的養老製度也很健全。公司裏的員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即男六十歲、女五十五歲,可以一次性從公司領到一筆數目可觀的退休金。退休金是由員工退休前繳扣和公司積累形成的,是法律強製實施的。另外,隻要是澳大利亞的公民,男滿60歲、女滿55歲,每人每月可以從當地政府領取400澳元養老金。如果是單親,不論是單親父親或者是單親母親,每月可以領取600澳元養老金。
聶衝在澳大利亞一家中國餐館做起了這份洗碗工的工作,周薪300多澳元,加上一般補貼。生活之愜意遠非國內苦難同胞們可以想象的。
然而這樣的工作對於嶽父嶽母來說是相當低賤的,對於這樣的未來女婿兩老是極為不滿的,他們很好奇為什麼女兒會瞎了眼愛上這樣一個賭鬼男友?不管怎麼樣,他們絕對不能眼睜睜看著女兒往火坑裏跳啊!畢竟自己養了一個這麼優秀這麼漂亮的獨生女,視若掌上明珠,怎麼能嫁給這樣一個沒出息的90後男生呢?
果然在這個周末的時候,嶽父當著婉儀的麵,對聶衝攤牌了:“聶先生,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們對你的表現很不滿意,請你以後不要再騷擾我們的寶貝女兒,否則的話,我們會對你不客氣的。”
聶衝一臉憂鬱:“這……這……”。
婉儀沒有說什麼,憂傷地目送聶衝離開。
從婉儀的家走出來,聶衝想死的心都有了,我能賺錢,我一個人就可以支撐起你們一家人的開銷,為什麼不能接受我嗎?為什麼我是無業遊民?為什麼?
太多的為什麼纏繞著聶衝,那一晚他喝醉了,獨自買醉在澳大利亞的街頭。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一條通往荒山公墓的鄉間小路上來。
聶衝發現迷路了,就沿路亂走,反正婉儀得不到,想死的心都有了,他媽的活著真難受。
他就這樣茫無目的瞎走著,不提防一輛黑色的無牌照的小汽車,直接從他身邊呼嘯而過,衝入荒山之中,很快就消失了他的影蹤。
聶衝愛管閑事的毛病又上來了,就借著月色上山去觀望下也無妨。
黑色別克轎車在山腳的一處隱秘地帶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