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一個方圓三百餘裏的縣城,位於安徽,河南,山東,江蘇四省交接之處,販夫走卒,車來人往,一派繁華之氣。
冬去春來,大地回春。陽春三月,春風徐徐,吹過了古老的碭山城。
每年清明時節,梨花吐蕊綻蕾,竟相盛開。古老的碭山城如雪堆雲湧,銀波瓊浪。若登高望之,隻見一片白色花海,無邊無跡,景象慰為壯觀。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當地老百姓最忙碌的日子了。他們要為梨花點粉,就像花叢中勤勞的蜜鋒,一一點過,一朵都不放過。
一夜春風來,萬畝梨花開。
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有人前來賞梨花。
黃河鎮,位於黃河闊道西南一裏之外。是碭山縣城最為繁華的小鎮。
三裏街,這條街沒有三裏長,連一裏都不到。但它卻是黃河鎮上最為熱鬧、最繁華的一條街。黃河鎮上最有名氣的客盞“黃河客盞”就座落於這條街的中央。此外,碭山城中最高的建築“黃河樓”也坐落於這條街上。
客棧的老板就是黃河鎮上最大的財主黃天霸。他跟他的名字一樣,財大氣粗,霸氣十足。但卻從不仗勢欺人,為人也很夠朋友。認識他的人都對他讚不絕口,所以很多人都想和他做朋友。
因為客盞占地好,待遇高,又夠氣派。所以客盞的生意永遠都是最好的。
一日之際在於晨,今天黃河客盞的生意比以往都要好。
清早,客盞剛開門還沒有一盞茶的功夫就有人來了。
來的是三個少女,三人都是一身白衣,一頭黑色秀發,臉如三月桃花,雙目明亮如秋水。三人年紀都在二十歲左右。
正在忙碌的小二看到這仙女般的三人還以為自己眼花了,急忙的揉了揉雙眼。事實告訴他他的眼睛並沒有花。急忙笑臉迎了上去“三位姑娘是住店還是打尖”他剛說完就在心裏罵自己笨蛋,這麼早當然是吃飯了,誰這麼早住店啊。
其中一個少女道:“來三間上好的房間。”隨手掏出一錠十兩的銀子。
小二臉上的笑容更深了,接過銀子,單手做了請的姿態,道:“請三位姑娘隨我來。”
這三位少女是當今峨嵋派掌門人劍雨師太的得意弟子。玉情傾、玉人傾、玉心傾。三人自十六歲行走江湖,雖是女子卻行俠仗義,為民除害,揚善除惡。江湖上都稱之為“峨眉三女俠”。
傾國傾城傾人心,說的就是她們三個。
江湖上的人都知道峨眉派掌門人劍雨師太是一位絕頂高手,憑借的就是三十六式“雪花劍法”。卻不知這“雪花劍法”的來曆。
當年劍雨師太路過碭山,正是梨花飄落的時候。東風吹拂,花瓣凋零,隨風舞動。隻見漫天的梨花在空中搖曳起舞,咋一看,如寒冬時節的瑞雪一般。但卻比雪花多了一種生動與歡快。
劍雨師太見此情形,心下大是觸動,不覺癡迷了起來,以後每年的這個時節她都會來此。見花開花落。這一連就是九年的時間,終於闖出了名震江湖的“雪花劍法”。
玉情傾、玉人傾、玉心傾三人正是聽了師傅的教誨,來看看飄落時的梨花和雪花有何不同之處,也好對“雪花劍法”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黃河客盞共分三層,第一層就是吃飯的地方,第二、第三兩層則是客房。兩層共有一十四間房間,每層七間。此外,客棧後院另有百餘間大小不一的房間。但與這十四間比較起來就遜色多了。
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有著高低貴賤之分,江湖上更是如此了。
隻要你有錢你就可以穿最好看的衣服,喝最好的酒,住最舒服的房子,你沒錢,去大街上吃包子,晚上睡地上。
人不斷地進出客盞,宣鬧聲也雜亂了許多。中午是吃午飯的時間,也是黃河客盞一天之中生意最好的時候。也是小二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
客盞中三十張桌子已有二十五六張桌子坐滿了人。
這些人中有的在大吃大喝,有的笑語交談,有的在沉思。還有張桌子坐著四個人在賭篩子。他們已激動的站了起來,有人甚至把腿放在了桌子上。這張桌子上的人拚命的喊著篩子的點數。喊的臉紅脖子也粗。贏的人哈哈大笑,輸的人愁眉苦臉。
黃河客盞門口,街上行人嚷壤,川流不息。
一輛馬車由東弛來,轉眼間已到了黃河客盞門口。
架車的是一位皮膚幼黑的壯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壯漢練過“金鍾罩”、“鐵布衫”、“十三太保橫練”的一類功夫。
要練這類功夫不禁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而且還要吃別人想象不到的苦。更要失去一些美好的東西,江湖上練這類功夫的人少之有少,但練成這類功夫的人絕對是一個高手。
這樣的一個武林高手怎會成為一名架車的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