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投資戰略漸進化
2015BAT三巨頭任性的“燒錢大戰”
曆經十餘載的發展,騰訊已逐步成長為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與百度和阿裏巴巴一起,在中國互聯網行業被人們賦予一個共同的、如雷貫耳的名字——BAT。同時,作為戰略投資者的騰訊在過去10年間卻像頂級VC一樣做了一係列投資布局。投中研究院從騰訊戰略布局的角度,對騰訊的投資邏輯進行一番梳理和回顧。
QQ打江山坐天下?微信促成自我更新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簡稱騰訊,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成立於1998年。2004年6月16日,騰訊控股(00700.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公開上市。
騰訊在早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其核心產品——即時通信工具QQ——所帶來的用戶流量;隨後的門戶網站騰訊網、社交網絡平台QQ空間、遊戲平台騰訊遊戲等均成為中國領先的網絡
平台;2011初推出移動社交和通信服務——微信。微信的推出標誌著騰訊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自我產品迭代和更替,在幾年的摸索、發展和創新之後,成為騰訊的又一款極其成功的產品。
據騰訊2014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QQ的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29億,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2.06億,其中QQ移動端月活躍用戶5.21億,同比增幅45.1%;微信及其海外版本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數同比增長57%,達到4.38億。
從營業收入的構成來看,2014年第二季度,網絡遊戲的收入依然是騰訊營收的主要來源,貢獻當期總收入的56%,社交網絡的收入(主要包括QQ會員服務收入、QQ手機版和微信智能遊戲平台收入等)貢獻23%。這兩塊業務的收入占據了當期營業收入的80%,電子商務目前對營收的貢獻僅為7%。
騰訊的投資曆程
據CVSource統計顯示,騰訊於 2005年左右開始作為戰略投資者對與其相關的產業進行投資和收購。2011年1月騰訊成立了騰訊產業共贏基金,起初基金規模50億元人民幣,2011年6月擴充至100億元。騰訊戰略投資和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在2005至今的10年間,在海內外投資和收購的案例超過160起,總金額超過530億元人民幣。
從投資的時間來看,騰訊雖然自2005年起開始陸續做投資和收購,但從其對外公布的投資和收購事件來看,大規模的布局始於2010年。
從案例所處的地域來看,114起案例來自中國內地,46起案例來自海外;海外有七成以上來自韓國和美國,韓國的大多是遊戲公司,美國的主要為遊戲、社交和工具軟件等。
從投資的領域來看,遊戲、電商和工具軟件案例數量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