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根據《士兵突擊》改編的笑話(2 / 3)

561在側麵看見,怒火中燒地說:哪個笨蛋把兩隻腳都抬起來啦? 

15、袁朗叫許三多去郵局寄一份重要文件,為了抓緊時間,袁朗讓他騎自行車去。 

一會,袁朗看見許三多推著自行車向郵局跑,不由得大怒道:“你在幹什麼?” 

“您命令我騎車去,隊長。”許三多答道,“可是我不會騎。” 

16、連長問561:“561,告訴我,祖國是什麼?” 

“報告連長,祖國是我的母親!”561爽快地回答。 

“對,你回答得很好。”連長滿意地說。 

“列兵許三多,你說呢,祖國是什麼?”連長接著問許三多。 

“報告連長,祖國是561的母親!” 

17、新兵連裏561在給新兵訓練。 

561:“全體都有,向右轉。” 

全班隻有許三多向左轉頭看。 

561:“許三多,你在看什麼?” 

許三多:“我,我,我想看看有沒有敵人,從左邊偷襲我們。” 

18、老魏:“回憶兒童時代,過的最快樂的是兒童節。” 

李夢:“過了十年就是青年節。” 

老魏:“再過十年就是父親節。” 

李夢:“再過幾十年就是老人節了。” 

老魏:“又再過幾十年。” 

李夢:“清明節。” 

19、 新兵許木木坐在一輛有軌電車上,在一個車站停靠時,上來了老七,隻見木木“刷”地一下立正姿勢站著。“坐下。”老七邊說,邊坐到木木對麵的座位上。電車駛到下一車站時,木木又站起來,向老七行舉手禮。老七揮手示意:“坐下,坐下。” 電車繼續向前行駛,來到下一站時,木木又站起來。老七有點不耐煩了:“你坐下吧!”木木漲紅著臉,小心翼翼地輕聲說:“對不起,連長,我已經坐過3站了。” 

20、在老七的口令下,他們已經走了近一個小時,又熱又累,都想休息一下。 

這時,他們又排成橫隊朝著一幢房子筆直走去…… 

他們意識到老七已沒工夫再發口令停下,不約而同想到會撞到牆上。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士兵們便勇敢地朝牆走去。霎時間隻聽見接二連三傳來一個個碰撞聲。他們正準備大笑一下,突然傳來一個生氣的吼聲:“如果你們步伐一致,撞到牆上,我應該隻聽到一個聲音!”老七大聲嗬斥著。 

21、木木乘坐飛機去看望史班長。他突然發現,臨座的[鄰座的]一位乘客緊張的直哆嗦。就決定安慰她一下。“你為什麼感到害怕?”木木說:“現在坐飛機是很安全的,坐汽車反而危險很多。前不久,我的一個相識,平平安安的坐著汽車在公路上行駛,突然有那麼一架飛機墜落在他頭上……”

〖BT1〗多餘的一句話

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當人們發生衝突的時候,其根本原因並不在於各自主要都說了些什麼。原因是什麼呢?我發現是大家在說完所想要說的話之後說的最後那句話。沒有這句話,大家其實都是在很友好地交流,而一旦加上了這句話,交談就變成了吵嘴,並且會愈演愈烈,最終局麵無法收拾。問題在於,這句話的內容往往和大家要說的事情毫不相幹,所以,我把它稱為“多餘的最後一句話”。

舉個例子吧。

我那天坐公共汽車去辦事,車上人不多,但也沒有空位子,有幾個人還站著,吊在拉手上晃來晃去。一個年輕人,幹幹瘦瘦的,戴個眼鏡,身旁有幾個大包,一看就是剛從外地來的。他靠在售票員旁邊,手裏拿著一個地圖在認真研究著,眼裏不時露出迷茫的神情。估計是有點兒迷路了。

他猶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問售票員:“去頤和園應該在哪兒下車啊?”售票員是個短頭發的小姑娘,正剔著指甲縫呢。她抬頭看了一眼外地小夥兒,說:“你坐錯方向了,應該到對麵往回坐。”要說這些話也沒什麼錯了,小夥兒下站下車馬路對麵坐回去唄。但是售票員可沒說完,她該說那多餘的最後一句話了。“拿著地圖都看不明白,還看什麼勁兒啊!”售票員姑娘眼皮都不抬地說。外地小夥兒可是個有涵養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把地圖收起來,準備下一站下車換乘去。

旁邊有個大爺可聽不下去了。他對外地小夥兒說:“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換904也能到。”要是他說到這兒也就完了,那還真不錯,既幫助了別人,也挽回了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爺哪兒能就這麼打住呢,他一定要把那多餘的最後一句話說完:“現在的年輕人啊,沒一個有教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