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錦繡文章應試出(2 / 2)

內城之中,富貴榮華,鼎鐺玉石,金塊珠礫,高樓目盡皆是瓦。帝都景致,不勝枚舉。

遊玩之中,時光流逝。四方大陸,天才俊彥彙攏帝都,大有池魚躍龍,新星崛起之勢。

會試之期,翹首以盼。鴻學大儒,大德修者紛紛出世;青年學子,蓄勢待發。

這一屆的會試學子數倍從前,帝都官員抽調安排,終於定下日程。

是日,豔陽高照。眾學子盤膝露天而坐,身前一張幾案,筆墨紙硯齊備。一眼望去,皆是人頭,不見邊際,約是有十數萬之眾!

學書之人,當宜采意以合心,久久精誠,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踴躍,無所不通,無所不解。此次會試,題出《問仙路》,各學子自行推演。

敢問世間是否有仙!或歎曰:時令未至,機運未達,因緣未熟,天不予也;靈地難覓,外藥難尋,道法難修,地不予也;天賦拙劣,根骨稀疏,資質淺薄,人不予也。

仙路縹緲遙迢也,上也,下也,求索也;

仙路崎嶇艱難也,前也,進也,問道也;

仙路坎坷險阻也,風也,雨也,兼程也。

仙人之說,不辨真假。上人聞之勤而行之,拜仙山訪名士;中人聞之若存若亡,信之疑之不了了之;下人聞之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堅定向道之心,有誌學仙之人,臆得仙法,不抵百歲之限,終不可得。世人大抵是將信將疑,時時談仙論道,葉公好龍也。

問仙路,不知一眾學子能作出何等樣的文章。三日為期,各憑本事施為!奮筆疾書者有之,埋首苦思者有之,凝神聚氣者有之,盤腿打坐者有之,求簽算卦者有之,東張西望者有之…各種姿態,不一而足。

兩日之後,有學子言笑晏晏,交卷而出,有此帶頭之馬,交卷學子越來越多,此時學子表情更是豐富,興奮者,悲戚者…在這第一場較量中,早早退出,或許也是幸運的。

到的第三日,應考之人尚餘十之七八。天地奇景,正是綻放之時!

錦繡文章出世,天降祥瑞,流光溢彩。四方靈氣彙集成海,堪比元嬰突破之勝景!

考場之上,三處地界各自升騰起耀眼奪目的光柱。一金黃,一瑩紫,一玄青,各自張揚如龍似卷不分軒輊。遠近可見,時人紛紛猜測,究竟是那三人能引發天地感應!

餘者雖能感應天地氣機,去三人遠矣!

金黃光柱,瑩紫光柱朝氣蓬勃,吞吐吸納靈氣越發壯大。玄青光柱爭鋒一時,終究後繼乏力,隻能旋轉自保,緩緩變大。

鐺!鍾鼓之聲宣示時辰以至。眾學子擱筆起身。雲收彩謝,奇境如海市蜃樓半消弭。

轟!有雷霆降世!目標竟是之前發出玄青光柱的老者。此人半分修為也無竟然敢渡是金丹雷劫。

一股浩然之氣從老者體內席卷而出,打偏雷霆,裹挾天地靈氣回歸體內。踏足金丹穩穩當當。

拜賀之聲,此起彼伏。

老者以凡人之軀,七十之齡渡劫一躍而成金丹尊者,令人歎服!縱然是驚才絕豔,自視甚高的天才人物,也少有七十而結丹的。

老者養浩然之氣一甲子,其中稍有疏漏差池,雖不至萬劫不複,卻絕沒有今日之成就。常人隻看到功成名就之身,其中的凶險艱難又如何能盡知?

此次會試應考學子眾多,身份背景濃厚的大有人在,審考官員須得盡快排出個甲乙丙丁來,實在是難為。

金黃光柱發出之人,應天書院學子無忌;那瑩紫光柱發出之人,東華洲天機門單脈傳人靈淩子。兩人皆作出錦繡文章,不分伯仲。狀元歸屬卻隻能一人,這才是最為難的。

過程之中發生了什麼人們不得而知,更不知其中有多少內幕。

應天書院學子無忌狀元及第為狀元郎,天機門傳人靈淩子為榜眼,玄青老者陸少遊為探花。

------題外話------

題外話,推薦一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歎息。夜空中最亮的星,曾與我同行,消失在風裏的身影。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和會流淚的眼睛。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越過謊言去擁抱你,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裏,請照亮我前行,請指引我靠近你。

今天聽到這首歌,差點把這一章更名就叫《夜空中最亮的星》了,因此也加重筆墨描述衛青內心世界的糾纏反複。打了兩通電話沒時間碼字了,囧。天下誌的情節隻能壓縮再壓縮,不知親看著適應不。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