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桃源婦看殺秦陽(1 / 2)

第七章桃源婦看殺秦陽

兩人四下搜索,小河蜿蜒清淺,彙入一口碧汪汪水潭,竟不知來路。

收拾停當,沿著小路行去。遠遠瞧見炊煙嫋嫋,走得近了,果真如書中說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衛青眼中異彩連連。

有人瞧見,一聲呼叫,周遭幾十戶人家盡皆出來。

初時不覺有異,片刻之後,秦陽竟目光閃爍,不自然起來。

幾十名村姑農婦更是用熱切的眼光望向秦陽,尤其是幾名中年婦人,仿似恨不得剝光了秦陽。

秦陽原是長得十分俊朗,又陽光青春,加上一身氣息剛正純陽,氣息渾然天成,很是叫人側目。

這幾名婦人時而直碌碌盯著秦陽臉頰,時而掃向胸膛,時而瞄著大腿內側。直想邁開腿來,走到近前,伸出手來,細細撫摸。

秦陽那裏見過這等陣勢,平時行街倒也曾調戲過良家女子,可他也隻是紈絝而為,不敢真行其事。哪裏有被人如此盯著看過,頓時隻覺雙股顫顫,冷汗連連,若不是衛青站在一旁怕丟了臉麵,隻怕此刻已經站不穩腿腳,連滾帶爬,逃之夭夭了。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衛青打量周圍房舍農田,仿若未覺。

婦人更加變本加厲的狠狠盯著秦陽,覺得實在有趣得緊,這英俊少年臉色由白變紅,又由紅變白,由白變青,由青變黑,最後又由黑變白。

秦陽沒心思計較這些,隻覺得每個女人的眼光都是刀子般,用目光就能把他淩遲了。終於承受不住,一跨腳站到了衛青後麵。

此時,一名婦人近前來,說道:“奴家陶然婷,這廂有禮了。兩位既能找到此處,想必也是見多識廣的,就不知外麵是何年月?”

說完福了一禮,聽得出來她對外麵的世界很是向往。其他人聽得這話,齊齊望向兩人,打起十二分精神,深怕漏了一字半句。秦陽這才呼了一口氣,覺得壓力大減。

衛青既能尋到此處,自是知道此是個隱世避禍之所在。

數百年前,有一位素玉真人,感念戰爭不止,百姓掙紮於水深火熱,索性僻了這處世外桃源,帶領子民移居而來。

自此之後,桃源之人不問世事,也無人出的此間,久之,與外人相隔。不僅如此,因素玉真人是女子,受桃源之人敬重,因此,此間女子身份更比男兒貴重,若說是女尊男卑也無不可。

百十年前曾有位武陵散人尋得此處,離開後寫了一篇遊記,殊不知此遊記竟是被衛青衛英得了,衛青這才能尋到此處。

衛青與眼前的女子一番談論,互通姓名後受邀前往居所,欣然同意。秦陽卻是怕了如此多的女子,緊緊跟著衛青。

那些女子還含情脈脈意猶未盡的望著秦陽,嘰嘰喳喳跟至屋前,三人五人的竊竊私語起來。

衛青想起衛英說過的一句話:花癡是病,發起來要人命。

婦人瞥了秦陽一眼,與衛青攀談起來,“祖上傳下訓示,桃源中人不得外出。今不知外界竟已是那般光景。不知衛姑娘能否告知?”

衛青回到:“數百年來,我西夏國定鼎天下,國泰民安,人人安居樂業,早已不興戰亂。”

婦人也是一聲歎息:“先祖慈悲,憐憫族人受戰火崔折,民不聊生,遂攜族人至此避世,才免了一番生靈塗炭。現今外間既無戰亂,你們尋得此處有什麼事麼?”

衛青屈膝嚇禮,“我們路經瀾滄江,一時貪玩,機緣巧合進了桃花塢,真是與陶嬸嬸有緣分。隻是我們外間尚有事情未了,過不得幾日便會離開的,還請陶嬸嬸寬容。”

秦陽咧嘴笑道:“陶嬸嬸,我們來此一遭,受了好些罪,你可要應允了我們。”秦陽慣在母親跟前撒嬌,這會兒倒是順手拈來。

陶然婷仿佛經不住秦陽討好,換了笑臉道:“嬸嬸世居此地,也不知那裏合你們的意,你們自可四處玩去。若是玩得晚了,就回來吃飯歇息。等你們嫌呆的無聊了,隻怕還要央著嬸嬸我送你們出去呢。那我可就舍不得了。”

兩人得了允許一陣歡喜,連忙謝過。

桃源之景以桃林為最。傳聞中有蟠桃仙樹,若得蟠桃,便可得長生不死,隻是不知這桃林之中有沒有。

沿途行來,有白碧桃花,五色桃花,千瓣桃花,品類繁盛,欣欣向榮。桃林之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信步而為,誤入桃林深處,驚了蟲鳴,擾了鳥飛,繁樹嫩草,光影斑駁,又有花香撲鼻,暗香盈袖。

兩人並肩而立,芳草斜陽,風語飄忽,各自沉靜。如斯美景,叫人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