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節 斬黃(1 / 2)

方今之世,以武幹政,借共和之名而毀共和之實之惡例,實是革命黨人為先。

——《民國史?蔡濟民列傳》

“怎麼回事?”朱崇禎翻身上馬,向來人追問道。

“今日臨時參議院要表決京都所在,議會表決結果是北京,消息傳到總統府,不久之後,黃信便帶了百十個憲兵來,圍了議會,要參議院重新表決,改京都為南京。”

“胡鬧!”朱崇禎聞言大怒,“整天口口聲聲說民意,講共和,如今民意共和不合己意,就做出這等武力幹涉的事情來!”

朱崇禎怒氣騰騰,卻依舊不忘衝著錢穆拱手作別,“賓四兄,山高水長,必有後會之期。望君善加珍重,早日學有所成。”

“放心,若是有人持玉玦來尋我時,我必已不負所托!”錢穆朗聲答道。

聽到錢穆這般自信之音,朱崇禎哈哈一笑,撥轉馬頭,打馬便直奔議會所在而去了。

原來此時已經入了辛亥年的臘月,那邊北京城中袁世凱的動作迅速,已經按部就班的將清室即將退位的消息散了出來。隻等到這便憲法創製完成,政體決定,便發布退位詔書,接手政事。

北京城動作迅速,南京城中,卻已是風浪滔天。孫文向日本借款之事,忽然便被人捅了出來,放到報紙之上,說的似模似樣,有理有據。這一下卻引爆了南國各地蠢蠢欲動的各路豪強。於是大家一起出手,或是通電全國,或是報紙發文,總之是將臨時政府批的體無完膚。群議洶洶,眼看不等到清帝退位,這總統之位便要難保,孫文便祭出建都、改製兩項法寶,來將眾人視線引開。果然,法寶一出,便將眾人的視線引了開去。

你道這建都與改製為何會有這麼大的效力?這建都,說的是立國都於南京,名目上說,效仿的便是洪武大帝,罔顧的,卻是中華五百年來政治延續;這改製,更是匪夷所思,原本從光緒二十九年(1903)鄒容的《革命軍》開始,這革命黨人追求的,最終的國體,是美利堅的共和總統製,不想到了這辛亥年,革命眼看便是功成,孫文也坐了這第一任的總統,卻忽然要改國體,變美利堅的共和總統製為法蘭西的內閣總理製。

看起來匪夷所思,卻有一個隻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動機。防袁固然是對革命同誌所言,但若是辛亥年改了國體,用了內閣總理製,這總統便隻是一個虛名,將總統之位讓於袁世凱,不過是個亞父之類的虛職,內閣總理之位,遲早還是黨人囊中之物,黨人之首是誰?天下皆知!

時人謂孫文慣以詐術待人,朱崇禎早有耳聞,隻是不想,便是這等創製建國之事,孫文也會朝三暮四,隨心而發。

隻是天下自有公道,這議會雖是臨時,卻終歸還能有些民意所寄,一輪投票下來,二十八票中,二十票主北京,五票主南京,二票主武昌,一票主天津,便先否了改都之事,依舊將國都立在北京。這卻將孫文惹得大怒,旁邊便有那伶俐的,擅於體會聖意苦心的,便召集了百十個憲兵,圍了議會,定要讓那議員們重新投票,將國都定在南京。

於是這議會樓前,便是好一番惡仗。朱崇禎打馬奔行,遠遠便聽到林長民在那裏嘶吼:

“黃信!你們同盟會要做什麼?那光複會的陶煥卿,創建浙軍,執意北伐,不合你們的心思,陳其美就殺了他!如今我們議會決議定都北京,也不合你們的心思,怎麼,你們也要殺我們嗎?”

林長民口中的黃信,便是帶兵而來的那個伶俐人,也是前幾日總統府前,一槍斃了陳其美的孫文心腹。聽到林長民這等世家望族之後,平時最是講求修養之人,如今卻像個街頭的怒漢,跳腳戟指相罵,黃信卻也跳腳對罵起來:

“你們這等助紂為虐的東西,平日裏隻會些之乎者也,懂得什麼?且不說這建都南京,是洪武大帝驅逐韃虜時的建製。便是今日,袁世凱在北國偌大的聲勢,若是不將他牽到南京,如何會使革命功成?”

“放、屁!”林長民聽完黃信這等狡辯,猶如火上澆油,情急之下,竟然一句粗口張嘴便出:“且不說袁項城一代豪雄,通兵略知政事。單說今日之事,若是你們革命黨人對袁項城心懷疑慮,那何必要讓總統?若是你們要讓總統,為何又對袁項城提防萬分?”

“如今正是中華建立萬世不易之製之時,此刻我輩一舉一動,都會為後人所引以為例,你們同盟會擅殺同誌於前,今日又兵圍議會,你們眼中,可還有‘共和’二字嗎?!”

“我們革命黨人不知道共和,難道你一個立憲黨人,知道共和嗎?”黃信氣勢絲毫不弱,“告訴你們,今日若不改決議,定南京為都,我這兵,就一日不撤!你們就別想回去!”

這話將林長民的血一下子便激發上腦,那臉,那脖頸,都紅豔豔的一片,“你們這一群強盜!中華遲早便會毀在你們手中!明白的與你們說了,今日我血可流,決議不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