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不眠之夜(1 / 2)

這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幾家歡喜幾家愁!

回到紫玉樓的黛玉柔腸百結,匆匆用了小半碗蓮子八寶粥以後就躺下了,思前想後決定次日進宮時不著“日月乾坤”。當西王妃孟姽兒用過晚膳後過來時,得知黛玉已經歇了,於是囑咐了紫鵑幾句之後就離開了。黛玉本想起身的,無奈身子酸軟,索性就閉目養神了。這一來居然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夢鄉。

西王府裏波瀾不驚,大內皇宮卻是暗湧激流,皇城內其他各府各院更是因坤寧宮主子的一道口諭忙得不可開交。

笑妃因為那日水軒轅沒有按時到靜儀宮來,卻留在了坤寧宮而在心裏麵耿耿於懷,正生悶氣呢!盤算著要怎樣出這口惡氣,忽見皇後一道口諭,命宮裏朝中二品以上的妃嬪命婦都在第二日進宮請安,心中大喜。可聽到後半句“家裏有十四五歲女孩的都要帶進宮來”時,頓時蔫了。在心裏暗暗嗔怪自己的表哥水軒轅,卻又不敢在紫燕麵前表現出來。隻是陪笑稱自己一定按時入宮晉見,並向紫燕表達了對吳皇後的敬意。紫燕微微一笑,翩然離去。

長孫笑笑在心裏盤算了許久,帶了貼身丫頭雲兒到宮裏各處走了走,結果令她大失所望,所有的姐妹都對此事絕口不提,她隻能回到靜儀宮自己思量,自己打算。其實,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這一夜大內深宮絕不平靜。

再說朝中的顯官命婦們,自從接到皇後的口諭後,以為要時來運轉了,一個個都大喜過望。尤其是家裏有女孩兒的,更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自從水軒轅主政以後,隻有過一次選秀——還是剛登基那會兒的事了。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太子、皇子、世子們都一個個長大成人了,可還沒有娶妻生子——除了太子水潤前年大婚,目前隻有嫡妃一位,且無所出。所以說無論是水軒轅要為自己充實後宮,還是吳媚兒要為子侄們選妃納妾,這都是千載難逢的一次機遇,大家說說,他們會不勞師動眾嗎?這個夜晚絕對熱鬧!

東宮內,太子水潤也知道了自己母後的那道口諭。太子妃長孫妙正在為次日進宮之事忙碌著。不用說各位可能已經猜到了,這長孫妙乃水軒轅母親長孫太後娘家的嫡親孫女兒,與前麵所說的長孫苗是一奶同胞。水潤與長孫妙的婚事也是當年長孫太後一手促成的——這位太後為了自家利益,可謂煞費苦心。不知為什麼,隻有皇四子水溶逃過了這一劫,可能是因為水溶最小的緣故吧!鎮遠侯長孫寧當年遠赴邊關時,長孫太後以長孫妙年幼、不宜長途跋涉為由,把她留在了慈寧宮。幾年後,在自知大限將近時,又命吳皇後好生照料。就這樣,年幼的長孫妙在慈寧宮生活了幾年後,又來到了坤寧宮,一直到嫁給水潤。長孫太後在長孫妙到坤寧宮後第二年便一病不起,三個月後就駕鶴西去了。長孫妙在深宮之中唯一的血緣至親走了,皇後吳媚兒便成為她的天。好在長孫妙性子溫和,懂得隨遇而安,深得吳皇後和宮裏上上下下的喜愛。水軒轅對自己的表弟加摯友長孫寧心懷歉疚,也格外關愛這個因自己而變得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因此長孫妙的日子倒也愜意,一直到入主東宮——朝中所有的人都以為長孫太後駕薨多年,長孫寧又被貶已久,長孫家族已是昨日黃花;不管怎麼說,太子妃之位都不會是長孫妙的,可水軒轅卻讓所有人都出乎意料,也都更加深刻地領會到了什麼叫“天威不可測”。

“你在幹嘛?”太子水潤漫不經心地問道。

“殿下,妾身正在準備明日晉見母後的事宜。”長孫妙柔柔一笑。

“沒說是什麼事嗎?”東宮內一片嚷嚷聲,水潤不想知道都難。

“母後的口諭隻是讓命婦們攜女晉見,妾身估計殿下的好事近了。”長孫妙笑道。

“什麼意思?”水潤聽得一頭霧水。

“殿下身邊隻有妾身一個,側妃之位尚缺。妾身估摸著,母後要為殿下添新人了。”無所出是長孫妙沒能說出口的一個原因。

水潤腦海中閃現的卻是已經成為自己妹妹的黛玉那清麗的麵龐。

“殿下看這件衣服怎麼樣?”長孫妙沒有其遠房堂姑靜儀宮笑妃長孫笑笑的心機與手段,有的隻是順時安命的柔順與豁達,或許這就是她得到吳皇後喜愛的主要原因,也是她最終榮登太子妃之位的決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