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的鈣質

卷首語

作者:王興德

人若缺了鈣,就會得軟骨病。同樣,文學作品缺了鈣,也一樣會患上精神“軟骨病”,無任何衝擊力和穿透力。小品文亦然。

小品文的鈣質源於其思想的充盈。帕斯卡爾有句名言:人的全部尊嚴在於思想。思想的力量,是人類所知最強大的力量之一。當人類理解了這種神聖力量的本質且加以合理利用的時候,人類才能把自己從物質的羈拌中解放出來,自覺地朝著一個有創造力的方向前進。小品文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承載的是價值取向,影響的卻是人的思想靈魂。

小品文給人以思想的力量。若論“文藝為人民服務”,小品文這一體裁堪稱最為直接。它雖不像小說那樣通過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展望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也不像音樂、繪畫等藝術帶給人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陶冶,但它服務讀者更直接,更溫暖。優秀小品文作家無不時時關心民疾,傾聽民聲,具有滿腔“為人民鼓嚨胡”的熱忱,用自己表述的思想警示人,促人反思。若論“傳遞正能量”,小品文更是當之無愧的文學體裁之一。有思想、有見識的小品文像一麵鏡子,可以助人識美醜,知善惡,使良知未泯者積極療病祛疾;可以啟迪讀者,開啟民智,幫助人們提高對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的分析判斷能力和對真善美醜善惡的識別能力。

為了生動形象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小品文作者要不斷增強理論的素養和文化的涵養,讓創作充盈更加鮮活的時代精神、民族特色、家國情懷和悲憫意識;要積極投身改革和建設的火熱社會生活,在喧囂的生活表象中發現深層的力量,在輕鬆的寫作和技巧玩味中注入思想的深度和新意,在人性負麵和展求中多一點深入的剖析和正麵的引導,給人以溫暖的希望,在懷古的幽思中多一些對民族現實和未來進程的關注,在個人私生活的自我撫慰外多一些憂民的人文情懷……總之,就是要仰仗思想的穿透力,讓作品在波譎雲詭的生活湧動中做出深刻的發現,直抵本質的真實,給讀者以警醒,震撼與衝擊。

思想有深度,作品才有力度。正如羅丹抽言,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小品文也是如此,要在常人常見中發現新美,需要以思想上的發現與突破為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