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重心中暗叫不妙,隻聽左邊傳來了“嗖”的一聲輕向,原來張景龍已在一刹間閃身到了韓重身後左邊的位置,從那個韓重眼睛所看不到的死角之處,一拳朝著他的背心打去,韓重心中一寒,哪想到即使不以內力推動,張景龍的身法卻還是如此神出鬼沒,而現在自己先機已失,再難出腿以製著張景龍的輕功,隻能回過身來,冀望與他見招拆招,那知甫一回頭,卻哪裏有張景龍的縱影?忽然間小腹一痛,已給張景龍的左腿踹中。
原來張景龍知道韓重亦十分難纏,若適才一拳給他接著再與之拆招,那接下來又會重蹈之前的覆轍,與韓重沒完沒了的對打,因此他隻是虛晃一拳,隨即身形再向旁移,韓重果真如他所料,在那一迅間的高速移位當中,再也跟不著他的身影,因此一擊得手,二人的功夫之中,一個著重以力取勝,另一個卻以精準的出招,快速的身法見稱,本來僵持著的局麵卻給張景龍靈巧的變化打破。
張景龍雖在招式上勝了半招,但那踢在韓重身上的一腿,卻如踹在山壁岩石上一般,即使不運氣護體,而小腹又是人體上柔軟的部位,韓重還是把之鍛煉得如銅牆鐵壁一般,隻聽得他“嘿”的一聲低喝,張景龍的腿竟被他的腹部的肌肉彈了回來,他大吃一驚,亦想不到韓重如此的強橫,就在此一窒之間,已輸半招的韓重雙臂一合,便向張景龍轟了過來,迫得他若不再向後退,就是跟自己的剛拳互拚,眼見韓重這招的來勢便全沒有收招之意,張景龍傲意一起,心道:“難道我就真的拚不過你?”一咬牙間,右臂橫擋,左拳卻向著韓重的手肘之處打了過去,隻聽得噗的一聲,兩人四手雙接,身形卻紋風不動,張景龍的左拳按了在韓重的手肘之下,韓重的雙臂卻壓了在張景龍的橫臂之上,比到此處,已到了非靠內力真氣拚過高低不可的地步,兩人各自發力數次,均未能壓下對方,韓重眼見張景龍不太壯健的身軀,卻竟能與自己的巨力鬥個旗鼓相當,心中亦暗自佩服,兩人對望一眼,相視一笑之間,便已撤手後退,就此罷鬥。
兩人的過招便發生在兔起鵲落之間,眾人鮮有看到如這般的高手相拚,本來都是緊張得屏息靜氣,看到此時不禁啪掌喝采,為二人歡呼起來,便連一向冷傲的雷墨亭,亦不禁為張景龍出色的拳招而喝了一聲采,眾人都曾經見過張景龍出手時霸氣縱橫,真力極強,原想著這番不比內力,身形略輸的他必會處於下風,但張景龍出手的精準,老練,竟與以力為主的韓重比成不相伯仲的局麵,實在始料不及。
在這當中要數最感詫異的,卻是趙匡胤,他自幼習得家傳神功赤陽九雲龍及趙家長拳,根基不俗,加上用功又勤,實為同年紀的青年英俠中的佼佼者,及後又有奇遇,得拜少林主持為師,學得一身正宗的佛門武功,功力雖還及不上石守信等人,但眼光卻絕對不會比他們弱上許多,看著張景龍先前擋著韓重重拳的出招法門,竟儼然與自己的師父智真禪師跟自己拆招時所使的一模一樣。
當年趙匡胤練成少林龍爪功之時,智真禪師曾吩咐在他向自己全力出招,以試其功力深淺,趙匡胤初生之犢,心想雖沒有絲毫要傷了師父之心,但龍爪功威力之钜,他亦有信心可迫得智真禪師認真對應,但三十六式龍爪手施展過後,智真禪師料敵機先,竟可一招不失的把之全數封著,趙匡胤大為氣餒,隻道自己的功夫未夠,豈料智真禪師竟向他微笑說道:“匡胤,你的龍爪手功力己足,尚欠火喉,為師知你一向憂國憂民,這便下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