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交流平台
杜絕官商互傍
官商互傍,無非是官與商相互勾結利用,官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商保駕護航,以謀取回報;商則 “送”官財、物,以求得權力的庇護。作者說:“真正的商人應該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嚴格的規則意識,這樣才能把生意做得大,做得長。”這話固然沒有錯,但在現實的環境下,商人能做到這一點真的不太可能,真能做到的也是鳳毛麟角。如果商的背後沒有“官山”,就拿不到項目,就得不到貸款,就難過環評、消防關……可能寸步難行,何談做大做長!
要想杜絕官商勾結,就必須把政府掌控的資源配置權交給市場,改變政府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建立“陽光”政府,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讀2014年2月[上]《官商互傍》)
陸成文(遼寧)
喝酒,為官之技一
有些官員,平時不見讀啥書,一到酒席卻口若懸河、口吐蓮花。可把上級繞暈,將下屬灌迷糊,如有催眠之術。
為此,喝酒稱得上是一類官員的生存技藝。既為技,便有人樂此不疲地研習。會喝酒,總有用武之地,於是也就“彌補”了業務能力上的不足,掩飾了政績行風的不良。所以,當我們見識到“酒量之官”人模狗樣、遊刃有餘之“風采”,也就不足為奇了。
(讀2014年2月[上]《喝了酒,話就順溜了》)
江小元(江西)
曲線救“官”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秘書科工作了十多年的丁福生,在自感升遷無望之際,玩起了小說創作。也許是其身在官場日久,耳聞目睹,所創作的針砭時弊的小說便有針對性和可讀性,同時也有了“對號入座”的嫌疑。牛局長讀其小說深感不安、不快,亦在情理之中,因為局長本身屁股就不幹淨。在幾番或委婉或直麵的勸阻與製止均無效後,牛局長也玩起了“藝術”,另辟蹊徑,曲線救“官”,以賞賜官帽封住了丁福生的妙筆生“刺”、悠悠之“口”。小說雖短,留給讀者的思索與回味卻很悠長。現實中,我們的官場生態,其實比“丁福生”虛構的諷刺小說更加真實生動、更加觸目驚心。因此,如何加強製度建設、加強對官員的監督、強化對權力的約束,更加卓有成效地開展和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才是比寫小說更為有力和有效的武器。
(讀2014年2月[上]《小說》)
淩 子(廣東)
被坑者都是坑人的
被坑者,往往都是坑人者。蒼蠅不叮無縫蛋,事皆先腐而後蟲生。被坑的“幹爹”,大都是坑害國家和人民的罪大惡極的貪汙腐敗分子;被坑的大款,大都是通過歪門邪道巧取豪奪,肥了自己卻浪費了國家資源的奸商。一些貪官與奸商,玩弄權錢交易,狼狽為奸,極大浪費了資源,嚴重汙染了環境,破壞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擾亂了社會秩序和法製,損害了人民的利益,阻礙了國家的發展。腐敗者被“坑”,從某種程度上製約了人民大眾的被坑,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都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讀2014年1月[上]《從“坑”字看腐敗》)
李紅竹(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