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精神貧困(2 / 2)

“王書記,你說得不錯,可是修路架橋,農林水電等基礎設施這都需要錢,北灣鄉是拿不出錢的,銀城市政府財政也吃緊,這次我申請來的路橋款,主要是打造旅遊幹線,北灣鄉不再考慮範圍內。再說了,就那點錢,修路都不夠,哪裏還能勻出來給北灣鄉。”秦風說道。

王洪文笑了笑說道:“沒錢可以想辦法嘛,政府抵押貸款,四處籌錢,總能解決一部分。北灣鄉那麼多限製勞動力,既然不願意幹農活,可以幫忙修路,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想改變,總是能改變的。”

秦風想了想,也對,其實錢的問題並不是沒辦法解決的,關鍵還在於人,人如果願意想辦法,那沒有什麼事是辦不到的,關鍵是左右推諉,推三阻四的,誰都不願意承擔責任,這事根本就沒辦法幹。

“王書記,我認為幹部素質是第一位的,北灣鄉的幹部隊伍思想就有問題,大錯不犯,可是也不幹事啊,指望這些人,哪還得靠天吃飯。如果思想作風不夠硬,就算是籌集到錢,把這麼多資金放在這些人手裏也不讓人放心,他們是損公肥私,最後事情還是沒辦成啊。

去年我們招收了一批願意幹事的大學生村官,可是下放到基層還是出了問題。這些青年學生都是理想主義者,而且缺乏社會經驗和生活閱曆,凡事容易想當然,做事三分鍾熱度,幹了兩天就吃不了苦,受不了氣,一個個都跑掉了,到現在三十個人裏隻剩下三四個還在咬牙堅持,估計也用不了多久就扛不住跑了。哎,這年頭,想幹點事,那就得天時地利人和,缺了什麼都幹不成。”秦風不無氣餒地說道。

引進大學生村官,原本以為引來了一股清流,可結果卻讓人失望,年輕人的抗擊打能力太差了,原本寄予厚望,可是他們的表現卻難免讓人失望。很多時候,理想和現實落差就是這麼大。

“那剩下三四個還在堅持的呢?現在哪裏?”王洪文問道。

秦風摸了摸腦袋,說道:“還在他們支持的村莊吧,這個事具體是由高副市長負責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回頭我問問他,那幾個剩下的如果能用,就把他們召集起來,集中培訓,再放到更為重要的崗位上。像北灣鄉這種地方,就是要來幾個願意幹事的年輕人。”

“好,這事你記住了。既然他們能咬牙堅持這麼久,說明還是很有韌性的,對他們的考驗可以適當縮短些。”王洪文叮囑道。

秦風點點頭,說道:“好,我記住了。”

“別人的事說完了,那我們現在說說你的事吧。”王洪文忽然話鋒一轉,看著秦風說道,嘴角含著一抹奇怪的笑容。

秦風指著自己的鼻子反問道:“我的事?我有什麼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