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就是為了引起唐主任的注意,所以故意把形意拳說成太極拳的。形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三大內家拳。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隻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你說我打的不是太極拳,那是什麼拳呢,還請老人家多指教。”秦風收了功看著唐主任問道。
唐主任是老年學的太極操,其實根本算不上太極拳,他對中國的武術拳路根本就是個半桶水,隻知道一些皮毛,吭哧了半天,撓了撓頭皮說道:“看樣子像是行意拳,不過我也不敢肯定。我學的是養身的太極操,不是武林中人,不是很懂啊。”
秦風啞然失笑,這個老頭還算老實,不懂就是不懂,不像大多數半吊子總喜歡不懂裝懂,生怕別人看不起他。
“就是行意拳,我和您老開玩笑呢。行意拳也是內家拳,可以養生健身,活絡筋骨。不是有拳諺說:形意一年打死人,太極十年不出門。行意和太極在武林中的地位是相差無幾的,都屬於內家拳,所以也有相似的地方。”秦風笑著說道。
唐主任來了興趣,說道:“小夥子,你是扮豬吃老虎,原來還是個行家啊。那你給我說說太極,我也學習學習。”
秦風慢條斯理說道:“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上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拳術。
1949年後,太極拳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麵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係,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由於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泛,因此成為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不錯,果然是行家,小夥子懂得不少嘛。”唐主任讚許道,過了會突然反問道:“你該不會是百度來的吧。”
秦風哈哈大笑了兩聲,說道:“老人家,你可真幽默。我百度也得拿手機吧,你看到我搜了嗎?”
“這倒是,看來是個真的行家。這個年齡能有這樣的認識和修為,實屬不易。”唐主任點點頭,說道:“走,我跟你小子聊得有幾分投緣,一起去吃個豆花,老頭子我請你。”
秦風大喜,總算是蒼天不負有心人,跟唐主任搭上線了,連忙說道:“好啊,正好我也沒吃早餐,吃碗豆花剛好。”
兩人從銀鳳湖公園走出來,就近去了一家早餐店。這家早餐店各種早餐應有盡有,包子、粥、餛飩、雞蛋餅、油條、豆漿,當然最好的是這家的豆花,遠近聞名,唐主任幾乎是每天都要來吃上一碗,幾天不吃就饞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