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調試,特獨就隨手拉起了一首熟悉的曲子,正是後世非常著名的《風居住的街道》。
剛開始時,當人們注意到特獨這邊的情況,還會罵上幾句。畢竟《風居住的街道》這一曲的曲風比較悲涼,和這如今繁華的鬧市顯得格格不入,也讓人們的心情不好,以為是誰家死了喪。
可是漸漸地,特獨麵前開始有人駐足聆聽了,後來,前來駐足的人越來越多,已經圍得個水泄不通。
開頭,特獨的手法還比較輕柔,曲子緩緩流出,柔和中帶著一絲淒涼,如同以為坐在河邊的少女在低聲哭泣。隨著節奏的推進,琴聲越發的悲涼與淒愴,如果說剛開始還是默默流淚,那麼現在就如丈夫打仗犧牲的怨婦在哀嚎,又如同和心上人分離那無法明說的痛。
漸漸,人們都聚集了過來,甚至連玲瓏那裏的聽眾都已經陸續離開,跑到了特獨這裏。
最終,當人們已經完全聚集過來之時,曲子達到了高潮,特獨手中的奚琴此時已經活了過來,在向特獨、向周圍的人訴說著內心的苦痛。特獨已經流下了兩行清淚,這琴聲就仿佛是他的內心流露。
沉浸其中的人群也開始流淚,婦人抱住了自己的丈夫放聲痛哭,漢子也揉了揉自己發酸的鼻子,眼眶通紅。人們以不同的聲音嗚咽著、哭訴著,和周圍的氣氛已經截然相反。
一個聲音爆發之後,曲聲漸漸平緩,又仿佛溪水流淌,直至整首曲子的完結。
收尾之後,人們還未從自己的苦痛中清醒過來,沒回神,特獨已經收拾好行李獨自離開。
臨走時,特獨停留了一下,望向了台上的玲瓏,玲瓏這時也望向了他,兩人眼神交流了一會兒。玲瓏的眼神裏是惱怒,是憤懣,也有對於特獨的欣賞。而特獨眼神很純淨,沒有太多的情感,這反而讓玲瓏以為是對自己的蔑視。
看了沒多久,特獨就直接轉頭,徑直走向自己的楊柳街。
當人們回過神之後,已經看不見那個讓他們情緒大起大落的演奏者,隻看到了一個孤獨的背影向楊柳街行去。
剛走到家門口,就看見在門口等待的小哈跑了過來,圍著特獨開心地轉著。特獨把小哈抱起來,摸摸它的頭,就走入家中,端出了一把椅子,靠在上麵,捧著小哈,望著天空上的明月。不知為何,眼淚再次淌了下來。小哈察覺到了特獨的心情變化,也沒了那種歡快的神情,舔了舔特獨的手,嗚咽了起來。
其實這時,特獨已經名動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