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1 / 1)

卷首

作者:陳士新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當電影《無間道》中,眼神憂鬱的粱朝偉無奈地拋出這一句話時,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之擊節叫好。

的確,這類似的場景,無時無刻都可能在我們身邊重現:

5月16日23:21,王功權在其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消息:“各位親友,各位同事,我放棄一切,和王琴私奔了……”

這條“圍脖”引發了軒然大波,一夜之間,這位受人景仰的商業巨子淪為了受萬人唾罵的“道德敗壞分子”。“私奔”一詞也因此成為時下網絡流行語。因為他是王功權,PE界的頂尖人物,而且還是一位熱心公益,為弱勢群體奔走的人士。

私奔隻發生在那一天,但是私奔的種子,20年前就埋下了,更逃不出一個必然的邏輯:一個成功男人,出軌,有私生子之後,與發妻離婚、再婚後,遭遇第二任妻子的不信任甚至家庭暴力,最後遇到可以傾訴的紅顏知已,萬般無奈之下,選擇私奔。

更令人扼腕的是,在私奔事件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時,人間蒸發了的王功權卻突然出現。因為他已身患一種名為“紅斑狼瘡”的重疾,不得不住院治療。

生活就是如此充滿著吊詭,更“悲催”的一幕仍在上演。

5月23日,山東淄博“萬昌科技”上市的第4天,該公司董事長高慶昌從自己魯信花園的住所處墜樓而亡。偵辦此案的當地公安局尚未結束調查,淄博市政府便公布結論:自殺,抑鬱症。

可以斷定,不管是自殺還是他殺,墜樓前的高慶昌必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或許從他的發跡史中能窺出一些端倪:從一個普通鄉鎮企業的職業經理人到上市公司的最大股東,高慶昌一步一步實現著驚險的跳躍,他的機會來自淄博證券交易自動報價係統的興衰,他痛苦的終結同樣來自係統關閉後沒有解決的“後遺症”。

事實上,在此前的4月26日,萬昌科技開始在中小板正式招股的時候,董事長高慶昌便遭人向證監會舉報,稱其涉嫌掏空萬昌股份(曾在淄博證券交易自動報價係統交易)的資產,將其轉移至即將上市的萬昌科技等重大違規事項。“曆史遺留的內部職工股問題一直存在,他以為上市之後就能解決,可是他錯了。”有知情者稱。

毋庸置疑,中小板的高估值現象也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高慶昌產生了“上市就能解決一切”的幻覺。自創立以來,中小板股票的高估值就是一個普遍性、製度性的問題,並由此導致了二級市場上一步到位的高市盈率。

逝者已矣!過多地糾纏於事件本身並無太大意義,我們想要追問的是:中小板、創業板的新股發行背後為何出現如此之多的問題,一級市場潛規則何時被暴露被懲治、股票發行機製是否會深度改革……

還是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2011年至今,上證指數隻跌了2%多,而中小板指數卻跌了17%,創業板跌幅更是高達27%,“還債”的速度之快,不由得不讓人警醒:

中小板和創業板的高市盈率發行價,究竟是源自買方樂觀情緒引起的激進報價,還是發行者和投行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用某些非市場化的手段促成了高市盈率發行成功?同樣,2006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大行情,誰說得清是因為“對價”讓買方滿意而漲,還是賣家為了日後高價兌現而用其他手段促發行情?

較之於高慶昌因在證券市場投機而步入窮途,內蒙惠龍集團金利斌之死則來得更為蹊蹺。4月13日淩晨,他留下一封怨天尤人的遺書,一把火把自己燒死在奧迪A8裏。作為當地“功勳企業家”,此君身價不菲,其公司對外宣稱資產達25億。但案發後,警方清查其遺物發現,金利斌的15張銀行卡裏,加起來隻有3700元。

相關調查顯示,自2004年以來,金利斌就以高息為誘餌,公開向社會非法集資。2008年末更是打出“惠龍集團”公司旗號,成立了4個融資部,以月利息三四分錢、甚至一角錢大肆集資,金額高達12.5億元。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自然很八卦。但我仍寧願相信,凡事有一個因果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