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造食品,改變未來?(1 / 1)

人造食品,改變未來?

言論

事件

前不久,美國的漢普頓·克裏克公司研發出一種可以替代雞蛋的人造食材,贏得了包括比爾·蓋茨在內的眾多投資人的青睞。有數據顯示,全球肉類消費量在過去20年裏增加了1倍,預計到2050年再翻1倍,而工廠化養殖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負麵影響。將來是否會有更多的“人造食品”出現?它們真的體現了人類食品的發展趨勢嗎?

想要獲得肉類食物,我們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資源,對環境影響極大。簡單地說,要滿足 90 億人的肉類需求,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沒法要求所有人都變成素食者,所以我們需要找到更多的出路:創造肉類,同時不消耗資源。

——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

全球畜牧業及其副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占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1%。

——世界觀察研究所

數十年後全球的肉類需求將翻番,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肉類的生產方式必須進行諸多激進的變革,人造牛肉隻是其中之一。

——培育出人造牛肉的荷蘭生物學家

馬克·波斯特

備受肥胖和糖尿病困擾而又因饑餓難以減少澱粉攝入量的人們再也不必煩惱了,我們已經成功地把纖維素轉化為澱粉了,而且是能降低肥胖和糖尿病患病風險的“直鏈澱粉”。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人造食品研究團隊

我排斥任何肉製食品,但我很高興不排斥吃肉製食品的人能吃到更人性化的肉源。

——網友

當有不同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結合時,產生的蛋白質的品質、食品的營養價值甚至高於被替代的食品。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醫學院營養學

教授托馬斯·桑德斯

天然雞蛋不僅含有大量蛋白質,還包括脂肪、卵磷脂和少量膽固醇等,從營養層麵來看,“人造雞蛋”無法百分之百複製天然雞蛋。

——中國營養協會臨床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李淑媛

未來,當一些聞所未聞的“非天然”食品擺在麵前時,也許我們已別無選擇。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