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後,我回到了父母身邊上學。上學期間,課程密集緊張,不過很快我就適應了新的環境,也結交了新的朋友。求學忙碌的期間,我極少會思念外公外婆,因為功課太多,幾天就來一小測驗,加上同學之間明爭暗鬥的成績較量不得不更加用功。假期一到,思念的信號就自動連接上了。不知道為何,每個暑假父母都不太樂意讓我回外婆家,大概是因為擔心我中暑吧,又或者是想拿回父母的權威讓我聽他們的安排。在一次次的努力與奮戰無效後,不得不另尋出路,自個收拾好衣服留下紙條告知獨自坐車回家。在我小小的世界,有個大大的夢想。那段時期,我天天盼望著長大,等我長大了就不用再被管製住。想去就去,想回來就回來。
生活按著設計好約定的路線進行著,讀書,升學,畢業,工作。離校時,很多同學說一線的城市生存壓力大,以後可能會考慮回到家鄉發展,一份穩定的工作,又能陪伴父母左右,安定又舒心地過生活。每每聽到此類的討論,我總是回報一禮貌式的微笑,回到家鄉工作不在我的人生計劃中。好不容易成功遠離家幾百公裏,來到這個城市求學,怎麼會自動投到那個籠子中去。一切都在不斷地更新,但渴求自由的心,從未停止過,如初。
最後一次見麵外婆是在06年的冬天,那是外公離世後的第四個年頭。在外公走後的第一年,外婆輪流在三個舅舅家生活。自從外公離世後,外婆變得異常敏感,到兒子家住,將自己看作客人。有次,舅舅家來客人,看到外婆在門口轉彎角坐,我特別難過。吃飯時,也不敢進入大廳的座位,偏固執與小孩坐一桌。我的外婆感覺自己成了兒子的累贅。外婆在外公的嗬護寵愛下活了一輩子,突如其來的轉變,她一時適應不了。年紀越大,越變得像小孩。你要像哄小孩一樣細聲細語跟她說話,你要陪她看人來人往。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務去處理,怎麼會有那麼多空閑的時間去顧及得那麼周全。加上農活多,有時舅舅舅母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去照顧外婆的情緒,在說話方麵可能會欠缺考慮,這樣一來,又衝擊了外婆的玻璃心。大舅母有次非常生氣地提到某次叫外婆吃晚飯,叫了兩次,她聽到都假裝沒聽到沒回應,這令大舅母非常的生氣。
舅舅們要花很多時間與精力遷就變得敏感又小氣的外婆,大家都心累。而且,舅舅們白天基本不在家,晚上才回家。外婆一個人在家也孤單,情況與一個人住無太大的差異。半年後,過得並不開心的外婆搬回了自家老屋。
回到老屋的外婆,每天都在自家門口坐,看人來人往,等孫子送來一日三餐。最初,與外婆同年代活過的老奶奶們還有人在,還有人走動聊天,但最後慢慢地她們也都不在了,外婆更顯孤獨。家人隻是負責送飯,極少會留心住宅情況,庭院因沒人打理,雜草長了半米高。每次假期我回到外婆家,看到庭院的雜草總是一陣陣的心酸。頂著烈日拔草心情當然不愉快,想到外婆一個人守著一間屋,等白天黑夜,我對她的苦能身同感受。有人住的家不應該任由雜草眾生。照顧不是隻是負責送餐,家居衛生也要幫忙料理。我不是站在道德的位置上去論這件事,而是想起有點難過罷了。
07年的10月,90歲高齡的外婆走了,年老壽終。自以為為我好的母親隱藏了外婆去世的信息,導致我沒有機會見到我親愛的外婆最後一麵,終身遺憾。母親一心想隱瞞外婆去世的消息,但巧合的是,在外婆去世前的一天,表哥來學校探望我。隔天表哥來道別時說出了外婆去世的事,我瞬間傻了。記不清是怎樣從校門走回到宿舍,一回到宿舍,就倒頭大哭。晚飯都吃不下、、、、、、、當晚,傷心過度,我作了個夢,夢到在飯堂打飯時飯卡自燃了,大火燃燒起來。我恨,恨,為了回報母親的傑作,那一年的寒假我沒有回家。後期,我花了數年的時間才學會和自己講和,原諒了母親,但至今心中仍然隱隱作痛。
原本計劃寫寫外公離世前發生的事件,但一想起臨死前,躺在祖屋大廳外公求生及絕望的眼神,淚水嘩嘩落下。雖時隔16年卻恍如昨日,曆曆在目,太傷感。選擇忘卻,是對自己最大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