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者

全調查

作者:ALEXANDRE BARDOT

“Ok!”

隻是兩個字母,一個單詞,亦是勞思苦心的結果。當“他”將手移向短訊發送鍵時,心中充滿了狐疑:對方到底是誰?是像對方所說的是名記者?還是偽裝起來的警察?而為了得到“Ok”的答案,我們等了足足40多天。

三月份的一個夜裏,“他”最終同意與我見麵,但心中依然存在被警察抓捕的恐懼。“他”在網上查詢了記者的身份,以免掉入陷阱,落得被遣送回國的厄運。在動身與我們見麵前,這名“叛國者”依然做了最壞的打算。

時針指向約定的時間。作為去年9月在尼斯舉行的法語國家運動會上脫逃滯留法國的32名運動員中的一員,“他”在街頭出現,步伐遲緩,垂頭搨翼,目不離腳。

按著承諾,我們不會說出他的姓名、國籍和從事的運動項目,暫且就叫他馬杜吧。在不算溫暖的春風裏,馬杜赤腳穿著一雙布製籃球鞋,套著一件薄薄的夾克,“這個冬天就要熬過去了。”他抬頭望了望灰色的天空,雙手下意識地互搓以增加熱量。我們在一家意大利餐館落座,馬杜點了一份披薩和一道隻在電視上才看過的菜。他吃得很慢,似乎在試探幹癟的胃部是否願意接納豐盛的菜肴。

從去年9月,馬杜就過著號寒啼饑的生活,他在麵積隻有20平米的朋友家借宿,朋友去上班之前會給他留些吃的。“但我不想成為他的負擔,所以經常不吃早餐,一頓飯我會分幾次吃。”在法國期間他一直在晚上空著肚子訓練。去年9月的法語國家運動會上,他吃下了最後一頓真正的晚飯後,在不確定下一次吃到可口的飯菜會是什麼時候的情況下依然毅然決然決定脫逃。這一天他已經幻想了兩年。馬杜的法語很流利,嗓音柔和,口中蹦出的每一個單詞都經過深思熟慮,“每晚睡覺前,每天起來時,每次比賽前我都會祈禱,希望上帝幫助我得到參加法語國家運動會的資格,他聽到了我的呼聲。”

馬杜的遭遇和發生在其他偷渡到法國的非洲運動員身上的故事沒什麼不同,他們渴望完整的體育設施,最大限度地開發自身潛力,並願意為此付出偷渡的代價。在馬杜的祖國,可供他訓練的設備都來自上世紀,場地條件艱苦,一陣大風吹來,就會陷入灰塵的包圍之中。下雨時,隻要5分鍾地上就泥濘不堪,隻能中斷訓練。馬杜參加國際賽事時,嶄新的器材讓他不知所措。盡管如此,他的水平在法國仍算是不錯的。通過電話,馬杜的父親說:“如果看到他訓練的地方,你根本無法相信他怎能取得現在的成績!”

看起來在財政支持方麵馬杜的祖國做得也不夠。馬杜來自一個貧困家庭,來自政府的幫助很有限。“他們告訴你會有補貼,但你永遠不會得到。你聽說有機會去國外集訓,但這樣的機會從未成為現實。”馬杜歎息道。在國內,他和父母住在一起,在為這項運動做出巨大的犧牲後,他最終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文憑。馬杜的語氣裏帶著遺憾:“我太愛我的運動了。爸爸告訴我:‘在我們國家,當運動員沒法養活自己。’我沒有聽從他的勸告。”馬杜外表看起來有些脆弱,但內心有股強大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驅使他破釜沉舟來到寬容之地,“看看這會給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2013年的法語國家運動會給了他這樣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