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一點,一道金光繞石旋轉,四周如同霰迸雪飛,霜花四灑。頃刻之間,剝繭碾玉一般,早去了三分之一。先時毫無異狀,隻石質越往後越覺細膩,金光閃閃,玉雪紛飛。不多一會,六尺見方一塊大青石,變成尺多方圓,六尺高的一根石柱,仍是一無所獲。”
“真可惜,”淩雲鳳道,“道長也太過貪心,將天然生就一塊光滑成形的大石,削得一無所用。”
“貧道先也是如此想,眼看越削越小,已隻剩八九寸粗細,忽見金光影裏,似有銀霞。連忙住手,近前一看,這石上下皆形如常玉,隻中心處有銀色從石裏透出,隱約可辨,估量大小,也不過六七寸之間。知道所料不虛,寶物行即發現。金光過處,先將上半截青石切去,移開一邊,再將下半截同樣削斷。無心中低頭往下半截石根上一看,隻見哧地一股清泉,細如人指,從下半截石根心處直噴起來。猝不及防,濺了一臉。猛覺口裏沾了一點,覺著甘芳涼滑,沁人心脾,知是靈泉。便急忙忙取出這紫金葫蘆,將那裏麵的泉水都收了進去。後來喝上一口,立刻覺著身心輕爽,頭腦空靈,煩渴一法,如釋重負。這才知道是得了靈石仙乳,萬載空青。”
淩雲鳳忙又問道:“這萬載空青是石下半截所生,那石心還有什麼寶物?”
沈圖說道:“得了萬載空青之後,貧道更是仔細,重用劍光細細磋磨石心,對於石裏的銀色,一絲也不敢傷損。不多一會,銀色愈顯,仿佛在石中跳動,益發兢兢業業,不敢大意。忽見一絲白氣,從石眼裏哧的一聲噴出,轉瞬即滅。再看石麵上,現出七個小孔。這時已能看透石層裏麵,裏麵竟是空的,中間好似盤著一個東西。劍光削處,七個小孔越顯越大,見石中之物乃是一條銀色小牛,在裏麵轉動不停。貧道也不知道是什麼寶物,恐怕取出遁走,便停了手。誰知石裏銀牛透了外麵空氣,漸漸行動由急而緩,一會工夫,伏在石上,不再動轉。
“貧道怕再生變故,便先使了禁製之法。然後再用金光將石麵削去一看,石心圓平,形如盤盂。那牛非石非玉,通體銀光燦爛,碧眼白牙,四蹄朱紅,餘下連角都是銀色,形態如生,全是天然生就,看不出一絲製作之痕。明知天生靈物,隻不知用處來曆。隻用了幾根麻縷將銀牛係好,掛在貼心之處,另用符咒禁製,以免真形飛去。”
“道友福德深厚,那銀牛怕是東方太乙元精所化的石犀。”崔五姑這時笑著走了過來,說道,“太乙元精,凝聚百載,形成青羊;千載凝練,則為青牛;萬載方有靈智生。道友所得這太乙元精已成牛形,故此才知已過千載,不過去依舊還是死物,沒有靈智,自然也沒有萬年,隻是不知已有千多少年才凝聚的。東方太乙元精,不同於一般的乙木精華,不特蘊含綿延生機,稍一運轉,便可滋生木行靈火。此木火,明曰為火,實則性質迥然,遇物不燃,獨卻有一樁妙用,能夠精純氣機,返本歸元。道友真真是好機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