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三姑明知背了混元祖師便會孤立,無奈同司徒興明恩愛,隻得委曲相從。過了數十年,才生下司徒平,不滿三歲,便被尤於冰的好友、衡山白鹿洞金姥姥羅紫煙尋來報仇,將蔣三姑殺死。
“司徒興明拚命救護,也中了一劍,他的飛劍又被羅紫煙收去。氣忿不過,帶了祖傳的聚奎劍同司徒平,從新疆到五台,才知混元祖師已圓寂多年。冤家路窄,又遇見金身羅漢法元。
“那法元未出家時原名何章,當初因想娶蔣三姑,費盡千辛萬苦不曾到手。好容易得到混元祖師垂憐,替他作主,不久便命蔣三姑嫁他。不想蔣三姑卻嫁了司徒興明,背師隱避。法元氣忿出家,把司徒興明恨入骨髓。怎奈蔣三姑本領厲害,又查訪不出住址。懷恨多年,一旦遇見,如何能放他過去?
“司徒興明雖然失了飛劍,別的道法還在。他本想見了混元祖師哭訴經過,自認以前錯失,求祖師給蔣三姑報仇,再尋一安身之處,煉那口聚奎劍。蔣三姑生前曾對他說過,祖師駕前有一何章,因為求婚結了深仇,異日見麵須要留神。沒料到何章出家改名,不但沒有防備,反對他訴說真情,求他念在亡妻同門之誼,助他報仇。
“法元聽他說完,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當時用劍光將他圈住,先不殺他,慢慢將經過說明。正要下手,司徒興明猝不及防,情知必死,因想給司徒門中留一點香煙,急中生智,竟裝出不能抵禦,一任法元嘲笑。他本從淩雪鴻學會先天五遁,拚著一條臂膀不要,趁法元說得高興,以為仇人並無本領,可以隨意擺布,一個疏神,被司徒興明就借他飛劍的金遁,帶了小兒逃走。
“法元見隻斷下他一條臂膀,急忙跟蹤追趕,並未追上。那司徒興明雖然帶幼子得逃活命,因為那法元飛劍不比凡金,傷勢太重,自知性命活不了幾天,望著懷中幼子,正在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偏遇見一位王善人,將他父子接到家中調養。他將事情經過對王善人說了,又用絹寫下一封血書,留給幼子司徒平。托王善人等司徒平成人後,帶了那封血書同聚奎劍,到嵩山去求追雲叟,收留學劍。不久他就身死。
“王善人頗愛司徒平,撫養了不到一年,無端禍從天降,他的側室與人私通,設計將他毒死,他們正商量要害王善人的兒子同司徒平的性命,被嶽琴濱路見不平,擒了他們,拷問口供。無心中間出司徒平的來曆,並搜出那封血書同一口聚奎劍。當時將他們殺了,放火把王家燒了。
“因為司徒平是法元將來仇人,嶽琴濱是法元師弟,本來想當時殺死,仔細一看,他這兩個小孩的資質都不差,便帶回華山,想煉神嬰劍。煉劍時原打算頭一壇先拿王善人的小孩祭劍,第二天再用司徒平。剛剛上壇請好了神,忽然一道劍光飛來,一個不過十二三歲的小姑娘,看去年紀甚小,劍術卻非常厲害,一下來先震穿了嶽師叔的攝魂瓶,把鎮壇神都趕退。王善人之子被那小姑娘救去,司徒平被嶽琴濱托付了萬妙仙姑許飛娘,許飛娘當時不肯要。嶽琴濱隻得把他寄養在一個鄉農家內,他本人要離了華山到衡山去隱居,等司徒平長大再來接他。
“過了四五年,那農家遭了瘟疫,全家死絕,他便帶了那口劍到處飄流,去到安徽為一個富家放牛。他到底是修道之後,從小就愛讀書學道。不知怎的,被他打聽出黃山、九華時有仙人來往,積蓄了點款,受盡千辛萬苦,備好幹糧,到九華訪師不遇。又由九華到黃山,滿山走遍,並未遇見一個異人。最後竟是無心又拜到了許飛娘的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