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從那無水的空隙中走進洞去,滿耳獸息咻咻,那些馬熊不知從什麼時候跑了回來。除當中那塊大石外,洞的四周,俱都滿滿地爬伏在地,隻留了當中三尺闊的一條空隙。
沈圖進洞以後,便縱身上石坐下,那些馬熊萬鼓齊喧地吼叫起來,一個個拱起前爪拜個不休,沈圖正要入靜打坐,哪裏容得它們喧囂,冷哼一聲,登時全洞皆寂,除猩、熊呼吸外,更沒有一些聲響。
李英瓊見沈圖入靜,拉了趙燕兒的袖子,使了個眼色,趙燕兒自是明白李英瓊的打算,見洞外雨勢稍小,仍然落個不住,洞外天色漸漸陰霾起來,洞中卻是仍舊光明,也是心生好奇,隨即站起身來,與李英瓊一起,四處尋找她心中所想發光的異寶。
兩人整整找了三四個時辰,天已半夜,仍未尋著。
兩人自從吃了沈圖以人性何首烏煉製的丹藥之後,腹中一絲也不覺饑渴,身上也不覺著疲累。似這樣尋一會,歇一會,在這塊石頭寶座上縱起縱落,直到天明,仍未有所發現。那些馬熊知道他們與沈圖的關係密切,自是不會得罪,更何況見英瓊手中還有寶劍,趙燕兒背後煉魔雙劍也不像凡物,一個個知趣的很,他們走到哪裏,這些馬熊便急忙四散讓道,倒無什麼表示。
那老猩猩好似已知兩人心意,也幫兩人尋找,有時拾了兩塊透明的石頭,交與二人。英瓊不知寶物是何樣子,起初也很高興,拿到洞外,暗中一試,並無異跡,隻是惹得趙燕兒再次發笑。
趙燕兒見那老猩猩跟前跟後,知它善解人意,便問它道:“你知這洞內發光明如白晝的緣故嗎?”
那猩猩搖了搖頭。趙燕兒知它也是不知,因見它那般殷勤靈慧,心中一動,不禁脫口說道:“你這個猩猩很好,等我師傅醒來,我來求他帶你一起上路。”
說罷,那猩猩忽然拉了拉趙燕兒衣袖,跪將下來叩頭。
趙燕知它能解人言,便道:“看你的意思,倒好似願跟我們一起?隻是這也不是我能做主的,隻是應你,會給家師說上一句,若家師不同意,你便是叩頭也無用。”
那猩猩搖了搖頭,沈圖也未放在心上,仍然滿洞尋找。
那猩猩忽然若有所悟似的,把趙燕衣袖一拉,用手勢引趙燕上了大石坐下。它張口準備長嘯一聲,隻是剛剛開口,便想起沈圖不喜喧囂,隨即閉嘴,將它手下百十個猩猩一一打醒,比手劃腳的招呼起來,全體發動,尋找起來。
這一座山洞,除了沈圖身邊的一尺三分地,其餘地方差點沒給這些猩猩翻轉過來,仍是無有蹤跡。
趙燕兒高坐旁觀,由它們前去尋找,誰知仍舊沒有效果,他本是被李英瓊勾起的好奇心,無果之下,已經是失了興趣,不光是他,便是李英瓊本身,也漸漸失望起來。
寶貝未尋著,兩人也是悻悻然,隻得是打坐起來,等這一場大雨停下,這大雨一下便是兩日三夜,才得漸漸停止。
第三日天明,李英瓊起身出洞凝望,見大雨已停,朝陽升起。枝頭好鳥,翠羽尚濕,嬌鳴不已。地下紅瓣狼藉。遠近百十個大小峰巒,碧如新洗,四圍黛色的深淺,襯托出山穀的濃淡。再加上滿山的雨後新生瀑布溪流,鳴聲聒耳,碧草鮮肥,野花怒放,朝旭含暉,春韶照眼,佳景萬千,目窮難盡。這一幅天然圖畫,便是曆代畫苑的名賢重生於世,也未必能把這無邊山色齊收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