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叟朱梅麵帶喜容道:“這有什麼不好,我當初原是無心之失,不意糾纏二世,我度她兩次,她兩次與我為仇。直到她這一世,幸喜她轉劫為女,我才將她送歸餐霞門下。如今你同餐霞替我化解這層孽冤,我正求之不得呢。”
這一番話,眾人當中,隻有一二人明白,連女神童朱梅本人也莫名其妙。不過她在山中久聞三仙、二老之名,並且知道一老中,有一個與他同名同姓。不知怎的,日前見了矮叟朱梅以後,心中無端起了萬般厭惡此人之感,自己也不知什麼原故。現在聽追雲叟說了這一番話,估量其中定有前因,又不敢問,盡是胡猜亂想。
忽聽追雲叟說道:“人孰無過?我輩宅心光明,無事不可對人言,待我把這事起因說了吧。在百數十年前,矮叟朱梅朱道友同女神童朱梅的前生名叫文瑾,乃是同窗好友。幼年同是巍科,因見明末奸臣當道,無意作官,二人雙雙同赴峨眉,求師學道。得遇峨眉派鼻祖長眉真人的師弟水晶子收歸門下,三年光陰,道行大進。同時,師父水晶子也兵解成仙。有一天,二人分別往山中采藥,被文道友在一個石壁裏發現了一部琅嬛秘笈,其中盡是吐納飛升之術。文道友便拿將回來,與朱道友一同練習。練了三年工夫,俱都練成嬰兒,脫離軀殼,出來遊戲。山中歲月,倒也逍遙自在。當時文道友生得非常矮小,朱道友卻是一表非凡。道家剛把嬰兒練成形時,對於自己的軀殼,保護最為要緊。起初他二人很謹慎,總是一個元神出遊,一個看守門戶,替換著進行。後來膽子越來越大,常有同時元神出遊的時候,不過照例都是先將軀殼安置在一個秘密穩妥的山洞之中。也是文道友不該跟朱道友開玩笑,他說那琅嬛秘笈乃是上下兩卷,他拿來公諸同好的隻是第一卷,第二卷非要朱道友拜他為師,不肯拿出來。朱道友向道心誠,不住地央求,也承認拜文道友為師。文道友原是一句玩笑話,如何拿得出第二卷來?朱道友卻認為是文道友成心想獨得玄秘,二人漸漸發生意見。後來朱道友定下一計:趁文道友元神出遊之時,他也將元神出竅,把自己軀殼先藏在山後一個石洞之中,自己元神卻去占了文道友的軀殼,打算借此挾製,好使文道友將第二卷琅嬛秘笈獻了出來。等到文道友回來,見自己軀殼被朱道友所占,向他理論,朱道友果然借此挾製,非叫他獻出原書不可。等到文道友賭神罰咒,辨證明白,朱道友也打算讓還文道友軀殼時,已不能夠了。
“原來借用他人軀殼,非功行練得極深厚,絕不能來去自如。這一下,文道友固然嚇了個膽落魂飛,朱道友也鬧了個惶恐無地,彼此埋怨一陣,也是無用。還是朱道友想起,雙方將軀殼掉換,等到道成以後,再行還原。這個法子同打算原本不錯,等到去尋朱道友本身軀殼時,誰想因為藏得時候疏忽了一點,被野獸鑽了進去,吃得隻剩一些屍骨。文道友以為朱道友是存心謀害,誓不與朱道友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