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八章 訓徒(1 / 2)

次日,邵宜施將那些文件辦理清楚之後,便要帶著沈圖去往文豐山。

在離開道觀時,範高明帶著一落宣紙走到了沈圖的麵前,“師傅,這是之前您罰我抄寫的經文,都在這裏了。”

沈圖隻是掃了一遍,便知道範高明沒有應付差事,而是很認真的抄寫,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在寫的時候都是用了心的,沈圖對此很是欣慰,“抄寫了這麼多,有什麼體會?”

“弟子心不淨,有些浮躁了。”範高明說道,“之前隻顧得煉氣,卻忽略了修心,這功夫修為上去了,可是心境並未隨之提升,相反,反倒是後退了很多,這段時間,弟子每天除去執事和早晚課的時間,都細心的體會著《清靜經》和《心印經》中的道理,安心了不少。”

沈圖點了點頭,帶著範高明一起跟著邵宜施上了車,在前往文豐山的路上,沈圖對範高明講道:“其實也不怪你,是為師的,有些急躁了,恨不得將自己會的東西都一股腦的塞到你們的腦子裏,卻忽略了你們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

“這修行的人啊,一開始接觸修行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就像是瞎子摸象一樣,摸著什麼就是什麼,以為煉氣是修行,煉神是修行,種種畫符念咒也是修行,錯了,那不是修行,隻是修行的一些附帶品,有個詞叫買櫝還珠,之前那些就是櫝,真正的修行呢,是其中的珠,你們動不動就問,怎麼實修?有什麼神通?陽神出來了嗎?金丹成了嗎?是不是能捉鬼招神?是不是能呼風喚雨?

“你們呢,是因為這些東西踏上的修行路,可是真正入了門,我告訴你,那些都不重要,如果重視那些,你就走上了岔路,就像是你上次見到了山陽公一樣,以人修為來論修行,這是不對的,如果你走上了那條路,你就毀了!”

範高明神色淩然,細細聽著沈圖說的這些道理,一時間有些不太明白,抬頭看著沈圖,眼中滿是不解。

沈圖道:“你以為我說的有些過分了嗎?”

“師傅說的,確實有些聳人聽聞。”

沈圖嗬嗬一笑,道:“知道開礦取寶吧,這世上有煤礦,有鐵礦,有金礦,有鑽石礦,你得了鐵礦之後,會對得了煤礦的不屑一顧,生了這個心之後,你就會對得了金礦的生出貪心,進一步就會哄他,騙他,偷他,搶他。用種種方法引誘他,以種種情理去求他!

“可是,高明,你要知道,入了修行的大門,就要知道自己走的是那條路,並且一直走下去!咱們走的什麼路,你知道嗎?我告訴你,記住了,記在你心裏,以後,一刻不要忘記!”

範高明見沈圖說的鄭重,臉色也不由嚴肅起來,就連在前麵開車的邵宜施,這時候也緩了速度,分心聽沈圖如何說。

隻聽沈圖說道:“咱們走的路,不管是修行,還是做人,都要以信為門!以誠為匙!以清為本!以靜為根!諸如吐納行氣,導引參禪,這些都是枝葉,附著在樹幹之上,靠那樹根吸收養分。你種的那樹,紮根紮實,長得健壯,自然枝繁葉茂,如果沒有樹根,根本都不存在,任你看著雄偉萬分,根子爛了,再好看也活不長久。就像那山陽公,幾經雷劫,最後呢,依舊活的好好的,為什麼?因為他的根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