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英雄”

刊首語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意指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人的聰明才智會顯現出來。如今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到了全民關注的程度,因此也造就了一批“平民專家”——隨便找個人聊聊有關“吃”的話題,對方立刻滔滔不絕,添加劑、轉基因、農藥殘留、摻假……信息量巨大。等對方說到盡興,還慷慨附贈你幾個挑選水果和雞蛋的小竅門,絕對是實踐和理論雙豐收。

懂得多固然是好事,然而,其中摻雜了多少謠言和無用理論呢?今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為“社會共治,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對消費者來說,在“社會共治”中扮演的角色,莫過於擁有科學的食品安全知識,並進行正確的自我保護和社會監督。如今,信息傳播速度飛快,真理和謠言並存,消費者應當去蕪存菁,做“真英雄”。食品安全宣傳周為消費者帶來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旨在為消費者帶來科學、合理的食品安全知識,為維護食品安全打好基礎。

夏天是食品銷售的旺季,對大熱天不樂意下廚的人來說,在家附近的熟食店買一兩道熟食冷菜再方便不過。熟食曆史悠久,很多菜肴都凝結了人們的智慧,方便之外更顯美味。然而,熟食,特別是散裝熟食問題頗多,一度就其安全性引發廣泛關注和議論。一邊是食品安全風險,一邊是難以抗拒的美味,麵對兩難的選擇,“英雄”也氣短。“本期策劃”《市井熟食》,看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總工程師嚴維淩教你如何選擇。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到中午,同事們便開始發愁:“中飯吃什麼?”這似乎是一個世紀難題,最終結果是,要麼到某家早已吃膩的店“將就”一下,要麼無奈地用餅幹和酸奶充饑,甚至泄氣的說一句:“算了不吃了!”為何上班族吃午飯這麼難?“東方廚情”《上班族,午餐吃什麼》,或許能讓都市白領找到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