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類精英---特工(1 / 3)

;

在技能性訓練中,由於攝影(包括密拍)、駕駛(包括駕車跟蹤與反跟蹤)、化裝等幾項本身的技術性較強,就訓練本身可值得一提的並不多,所以主要以下邊這些技術為例進行介紹。(注:由於這些方麵很少有資料可供借鑒,故其中絕大部分是我個人揣摩而成的,僅為一家之言,權作有興趣朋友的一個參考吧)(一)、觀察力訓練:培養自己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對於任何有誌於從事偵探工作的人而言,都是必須通過的一課!

在偵探的實際工作中,需要觀察的事項很多,而且在具體運用時,觀察與分析、判斷等思維過程也往往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而所謂要提高觀察力,首先就應搞明白兩個問題:1、究竟該觀察什麼(觀察的目的性)?——隻有明確了這一點,才能集中注意力!2、如何才能在各種現象中去發現可疑與線索?——這就取決於觀察者本身的觀察技巧與知識儲備了!下邊,我們就以此兩點為前提探討一下幾種最經常的目標的觀察要領與訓練技巧:一、對人的觀察:會看人,是一個偵探在平時工作與生活中必須具備的素質!廣義上的會看人,包括對目標人員的體貌特征、性格、經曆、職業、現實處境、當前意圖等諸多情況的觀察與判斷!在這裏,從偵探實際工作需要與觀察力訓練的角度,所謂的“會看人”主要指對目標人員三方麵情況的觀察。(1)、一般性觀察,亦即基本體貌特征觀察:如觀察對象的身高、麵像、發型、體態、習慣性動作、服飾等。

(2)、身份背景與當前意圖觀察:這一著是平常用得最廣泛的!打個比分說,偵探在外經常要主動與某人結交,在事先對對方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如何與對方搭上訕呢?這就用得上這類觀察及相應推理能力了——如果通過對這個人的服飾、外表、氣質、言談能對其職業、身份背景、現在處境(現在出現在這裏是打算做什麼,等人還是辦事?……)作出判斷,那麼對於偵探確定能被對方感興趣的接觸方式肯定是有幫助的!方法:1、從現象看本質:現象有真象與假象,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外部表像與內在本質的偏離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一個人的衣著打扮、神態氣質(如果還不放心,還可以留意一下他的言談舉止)在通常情況下就能夠很直接地反映出這個人所屬的階層、文化程度與職業背景。隻不過要真正能看準,那就要求偵探本身要有相當的社會閱曆,熟知社會各類人士的一般打扮與行為舉止特點。2、由小及大:很多偵探小說裏都有這樣的例子,從一位紳士外表光鮮但衣領油膩看出他實際上居無定所;從一個人買長途車票的目的地與選擇的交通工具判斷他是出公差還是辦私事,及其經濟狀況、消費傾向!

3、投石問路:當通過一般方法還是無法確定對方的身份與背景時,設個局或安排一個短暫的接觸(象偽裝成社會事務部門的調查人員進行社會調查、找個女搭檔拿個攝像機,化裝成記者偽裝采訪;或者直接就某事求助等),看看其反應或套套話就行了!訓練方式:培養良好的觀察人的能力關鍵在於三點,第一有明確的觀察目的與觀察意識——亦即知道要對什麼進行觀察及應從哪些方麵去觀察一個人;

第二,有較豐富的社會閱曆並掌握相關的背景知識——觀察者隻有對要觀察的對象領域有一定了解,才有可能從旁人看起來平常的地方看出不平常之處!發現疑點,作出判斷;第三,平時多實踐,養成隨時隨地對身邊人員的體貌特征、身份背景與當前意圖進行觀察和判斷的習慣!隻要肯這樣堅持下去,其觀察人的能力肯定會有較大的提高!下邊,就介紹一個根據以上三點所細化的觀察訓練計劃:時間:可安排一個月為一個訓練階段,地點:一般在車站、機場、大型商場等各色人出沒較多的場所。(有條件的,還可安排在監獄、看守所等地,這裏更有利於對各類罪犯的外表神態進行觀察)方式:每次按工人(其中又可具體分工廠工人、水電維修、電信線路維護、清潔工、搬運工人等,具體根據個人需要而定)、農民、軍人、警察、公務員、商人、專業人士(律師、會計師、記者、廣告策劃人)、業務人員等標準,選取1--2名作為“模特”,將其體貌特征(身高、麵像、發型、體態)、衣著、與人講話或靜思、休息時神態、習慣性動作一一記錄下來,描寫應盡量準確傳神。

在不會引起麻煩時,亦可用像機將這些“模特”在不同場合、情境下的樣子拍下來。每天晚上回去後再根據像片對記錄再作修改,直到自己看了滿意為止!這樣堅持二、三個月,當每類被記錄的人都不少於二十個,記錄下來的“模特”總數達到一千個以上,這時就可以進行歸納分析工作了!按照上邊或自定的類別,把各類人在與人交談、走路、購物、休息時的神態分類列成一個表,這樣就能對不同身份、背景人員在不同場合下的外表、裝扮、神態獲得一定規律性的認識!借這張表與觀察記錄過上千人的神情舉止的經驗,往後再在外邊與人接觸,要觀察判斷出對方的職業、此刻估計比起福爾摩斯來也差不了多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