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議詔(2)(1 / 2)

嘿,鬧分裂了。

看來這袁術以後再厲害,現在還得買這太監的麵子。術業有專攻,老子今兒就專攻太監。

還不待郭勝開口,楚雲趕忙複拜一禮,從容道:“常侍明鑒,我大漢建國500年,七王之亂,王莽之亂,無論哪個都要比如今的黃巾之亂聲勢浩大,文帝光、武帝文治武功曠古爍今,可曾下令地方州府自行募兵平叛?非但沒有,兩帝都有加強中央集權的舉動,譬如推恩令,設立尚書台等等,因為兩位聖君都很清楚,隻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存在,才能保證國家統治根本的安全。”楚雲生怕被打斷發言,又看看座上的兩人,袁術正麵色不善的看著自己,而郭勝,正聽得聚精會神。

郭勝現在也感覺到楚雲這番話很有道理。為什麼有道理?人家敢拿文帝,光武帝舉例,還能沒有道理?袁大公子一肚子不樂意,沒道理他會不挑茬子?心裏暗暗熟記他的話,回京了試著透一點給皇上聽,要是不好隻消說是道聽途說,也不會礙著自己什麼事,要是真的是金玉良言,那不就成了自己的功勞。想著怎麼自己都是穩賺不賠,聽得更認真了。

“若是要反其道而行,為了一時平亂,放軍權於地方,任其建立軍製,做大做強,或許真的可以短時間內可以平定各地的叛亂,可是,這些建立起來的地方軍事力量朝廷要如何處置?若是沒有足夠的控製力,如何保證他們能夠俯首聽命,將軍隊的控製權收歸朝廷。一旦這些州郡實力強大起來,即便一時實力難於朝廷抗衡,異心已生,便難以控製,真若是到了兵戎相見的那一步,朝廷麵對的將是軍製完備,曆經平叛磨練的正規軍隊,而不是張角率領的這種毫無戰鬥力可言的農民武裝。其中隱藏的禍患將遠遠大於眼下的黃巾之亂啊。”

“許公子深謀遠略,高瞻遠矚。沮授佩服之至”沮授在一旁聲音都有些顫抖,激動的恨不能上去抱抱楚雲。其實沮授也感覺朝廷這一招不怎麼高明,卻沒有楚雲想的這麼深遠,作為當世人,他也知道朝廷要中央集權,卻不可能想到一個個州郡會有能力對抗中央,更不可能想到未來朝廷會經曆一係列的巨變,徹底失去統治力。

而楚雲作為一個過來人,來品評這段曆史,自然可以做到針針見血,或許會有人覺得他是危言聳聽,可人家句句都有道理,未慮勝先慮敗。

“果真真有你說的這些利害?那依你之見,朝廷如今該當如何處置?”郭勝滿臉喜意的瞧著楚雲,他甚至已經想象到自己在朝堂議事之時說出這番話之後,陛下龍顏大悅,百官歎服不及的模樣了。

“常侍,此人分明是妄議國政,妖言惑眾。想他一個市井草民能知道什麼是國祚利害,他在常識麵前誇誇其談,無非就是想渾水摸魚擾亂視聽,最終逃過諭前失宜的罪責而已。常侍莫要讓他的奸謀得逞啊。”袁術心裏焦急,臉上卻還要努力地做出一副對楚雲的奸謀義憤難平的表情,端的是姹紫嫣紅的好看。

呦候,被你看出來了,還真不好意思。楚雲嘴邊泛著冷笑,正要‘義正詞嚴’的向郭勝表明自己是多麼的精忠報國,熱愛皇帝熱愛常侍。不想那郭勝比自己還要急切,完全不買袁術麵子,冷冷一語道:“這不過是雜家和他個人的隨意之談嘛,礙的到陛下大政哪般?就算是他妄議朝政,也隻不過是一家之言,能算的什麼?陛下英明神武,才智卓絕,焉能被他一人之言所左。”

他說話的模樣是標準的太監嗆,而且一貫頤指氣使的態度發揮的淋漓盡致,被一個太監鄙視成這樣,還活不活了,袁術胸口氣的火燒一樣,恨不能召虎賁進來將這死太監亂刀分屍。使勁壓住湧上來的怒氣,道:“術非是此意,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