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墨爾本旅人菜單(1 / 1)

世界最長午餐

沒錯,我正坐在“世界上最長午餐”的餐桌上,跟1500多人一起。這就是第22屆墨爾本美食美酒節的開幕節目——“世界最長午餐”。亞拉河畔特有的醉人綠色裏,早早布置好了用餐的桌子,530米長,不誇張地說,一眼真的望不到盡頭。為了方便就餐者出入和侍者的服務,每隔一段距離就會將桌子稍稍斷開以預留通道。長桌已經鋪就了白色細紋台布,被應季鮮花裝點著,侍者們用特製的多層金屬托架將食物從廚房運送到不同的位置。就坐,品咂著已經開始溫柔起來的南半球夏季最後一天的陽光,這樣的亞曆山大公園,簡直美極了。

當然,如此享受就要付出不菲的代價,門票150澳元,而且幾乎在前一年的聖誕節前就得預訂,難怪在各種美食賽事中頻頻獲大獎的AdamD'Sylva第一次參與製作“最長午餐”就忍不住激動:“每一年午餐的主題都有所不同,今年以‘水’為主題,我以湄公河為線索,Jacques Reymond和Stefanode Pieri則分別以亞馬孫河、墨累河為靈感,共同設計了今天的菜單。”

其實,Adam D'Sylva並不是我想象中傳統廚師的裝扮,雖然他是今天三位主廚之一,負責以魚為原料的開胃菜。這位墨爾本炙手可熱的現代餐廳Coda和Tonka的老板兼主廚如今被業界稱為傳統美食的“改革者”,他一身精氣神十足的仔褲、襯衫形象倒是符合了這一“革新者”的定位。父親是印度人,母親是意大利人,Coda的料理把現代歐洲風格、泰國、越南飲食的風格融為一體,Tonka則主打新派印度菜品,無國界的新潮理念,再加上澳大利亞有幾乎全球最新鮮和環保的食材,一拍即合。

酷愛高爾夫的Adam同樣熱愛旅行,但走遍世界之後,仍舊覺得“墨爾本才是全世界最好的美食城市,這是地道墨爾本的樣子——你幾乎能吃到全世界”。

開餐!坐在左手邊的是一對留學美國來墨爾本定居的韓國年輕人,他們跟我一樣太愛這“聚餐”了;對麵那兩位印度商務客則對主菜搭配的亞拉河穀葡萄酒稱讚不停,隨便聊下來竟然發現不隻有遠道而來的追捧者,還有不少當地人也已經是第七次參加午餐了。在1500位食客和200多名侍者的忙碌過後,5000個土豆、1500多條魚被消耗殆盡。

酒足飯飽,桌上開始有人拿著裝進棕色小瓶的特製冰咖啡研究和褒貶,也有人開始興奮地沿著河堰的小斜坡草地上滾著玩兒了,湊熱鬧的越來越多,就像成年人回到了久違的童年時的遊樂場,肆意得讓人心生羨慕。說實話,墨爾本的這個角落在這個時候像極了我心目中給它定義的調子,這座包容了太多元素的城市,原本就該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