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傳送(1 / 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徐飛合上手上的書站了起來。

每一次讀道經都有不同的感悟,道,真是個神奇的東西。

“徐醫生,快看看我這腿。”

“來了,來了。”

徐飛走出裏屋,外麵一位六七十的身穿舊布外套的大爺滿臉痛苦坐在椅子上叫道。

“徐醫生,給我看看,人老了不中用,老毛病又複發了,痛的晚上覺的睡不著”

“好,我看看。”徐飛挽起病人的褲腳,伸手從旁邊架子上拿出一個布袋打開,裏麵全是鋪好的銀針。抽出一根又一根不斷插入老人腳上不同的穴位,插入時還不時旋轉。徐飛邊插邊道。

“寒氣入體,平時少沾涼水。洗腳時洗熱水,下身多穿點。”

“呀!真沒那麼痛了,神了。徐醫生謝謝你呀,你醫術這樣高超還留這地方開店為我們看病真是委屈你了。如果你去城北開店一定會名聲遠傳,那裏可都是有錢人。”

針灸完後老人高興的走出診所時還不忘道謝。

目送老人離開,徐飛心想:自己開門這一個月來治了不少這樣的老人反而把自已父母冷落了。看來是應該抽個時間回去好好看看他們。

至於去城北,這事情徐飛重來沒有考慮過,城南雖然是富人眼中貧民區,可這又有什麼。醫者眼裏病人不分貴賤,不分貧富,醫者看病就是為了病人,多施少得,如果一個醫生看病隻是為了病人的錢那他也不配稱之為醫生了吧!

中醫繼承了古中國的醫學,中醫也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繼承者。徐飛沒事時就喜歡看一些先秦遺著,其中對道家頗是喜歡。

徐飛大學畢業後就離開家開了這家中醫診所取名“仁義堂”名字是自己取的。醫德對醫生來說十分重要。常言道:醫生殺人不用刀。醫者仁心,為人仗義,多施少得都是徐飛開店的準則。如果徐飛沒有醫德的話也不會把店開在這裏。

距離小時候的那次衝突已經過去十一年了,可那次的經曆徐飛永遠不會忘記。也正因為那次的刺激徐飛奮發圖強有了今日。

徐飛隨便找了個椅子坐了下來,從懷裏摸出一塊玉。

玉是和田玉,玉成環狀,用紅繩係著。是古代人佩戴在腰間的玉環形的,整體完整,顏色潔白,細膩,滋潤,微透明,宛如羊脂。是一塊上好的羊脂白玉。

和田玉多產自新疆和田地區是一種軟玉,俗稱真玉。和田玉由於質地十分細膩,所以它的美表現在光潔滋潤,顏色均一,柔和如脂。和田玉是古代財富與地位的象征。

玉是離家時父親交給自已的,並反複囑咐自已一定要妥善保管,說這玉佩轉運的用途。但徐飛自認為是父親的玩笑話。

他也請人初步鑒定過說是是清末的貨,估價不低。但這玉即使是在徐飛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想過將他賣掉。

徐飛的店不是處於鬧市區,相反是在貧民區。下班後過往的行人也不多。徐飛現在與以前大學的一個室友合租。走了大約十分鍾再左轉一個彎,出現了一座五層的老房子,房子年代久遠,舊牆壁上貼滿了牛皮癬和小廣告,這樣的房子在城南到處都是。

徐飛住三樓,房子兩室一廳。開門後王偉閣下的聲音從廚房傳出。

“徐飛辛苦了一天了,晚飯吃了

沒?”

“吃了,叫的麵。你自己吃吧。”

忙碌了一天徐飛直接洗漱後準備上床休息,路過客廳時看到王偉臉上有一打塊青腫。

“王偉臉怎麼了。你在醫院上班難道被病人打了?”

“沒——沒什麼。下班時跌的。”

王偉伸手去想將臉擋住,可又怎麼擋得住。

徐飛看王偉不想說,也不多問進屋去拿了一瓶藥膏遞給他,“我自己配的藥一天兩抹在受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