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元貶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探析(1 / 3)

美元貶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探析

宏觀經濟

作者:楊夢源

【摘要】近年來美國經濟持續低迷,美元持續貶值。我國作為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國,美元貶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積極影響在於中國出口商可以借此提高出口價格,優化出口結構,改善貿易環境,而消極影響則是利潤空間變小,原材料漲價,美國對中國進口放緩。文章分析了美元貶值對我國外貿造成的影響,並對我國的應對對策進行分析,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美元貶值 對外貿易 外彙 影響

2002年以來一直強勢的美元開始了下跌,2007年又受到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以及歐元崛起的威脅、美國債務纏身和全球美元儲備過剩問題的困擾,美元實行貶值來調節美國經濟並期望給美國帶來收益。美元貶值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是錯綜複雜的。

美元貶值直接影響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國際化是必走之路。而美元貶值下中國經濟的通貨膨脹是避免不了的,對於中國,我們應該以實物儲備代替貨幣儲備,加大科技投入,實踐證明,這是應對危機的最好選擇。在今後的一定時期內,國際的經濟環境會不斷地隨著美元貶值而變化,我國的出口與進口貿易必須做好積極的麵對風險的準備,以此在未來的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中不斷地通過監控來規避風險,做到準備好一切麵對國際金融危機、美元貶值的壓力。

一、美元貶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一)美元貶值對我國外貿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我國擴大進口。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外彙儲備餘額巨大,是近幾年被人們詬病最多的問題。近年來,在美元貶值的影響下,順差開始減少,進口開始增加,進出口趨於平衡。這樣就減少了因外彙收入大增而投放人民幣的對衝壓力,減少貨幣投放,緩解通脹壓力。

在進口產品價格的漲幅小於美元貶值幅度的情況下,美元彙率貶值會使我國進口的國外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比以前便宜,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這樣,對於廣大居民而言,消費進口產品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對於一些企業而言,如果其產品價格以人民幣結算,原材料從境外采購,如造紙、汽車和機械設備行業,其生產成本會因人民幣升值而下降,從而提升企業利潤。

2.有利於我國改善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一國出口與進口的交換比價,即隨著出口商品價格相對於進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出口每單位商品所能換回的進口商品的數量,是用來衡量在一定時期內一國獲取貿易利益空間大小的重要指標,反映一國的對外貿易狀況。美元貶值引起的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上升,將使出口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狀況有所緩解,會對那些高成本、低效率的企業和產品具有擠出效應,一定程度地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

3.有利於促進進出口產品結構優化。美元貶值導致人民幣升值,表麵上看,會提高出口成本,減少出口。實際上美元貶值後,同樣美元價格的設備轉換成人民幣要少得多,引進投資品的成本變得相對低廉,同樣的專利技術、同樣的先進設備,卻隻需支付相對低廉的成本,這將大大調動企業引進先進設備、購買新技術專利的積極性,最終將會加快我國技術更新的速度,從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符合中國產業結構轉變的發展方向。美元貶值對於推動我國企業貿易結構調整並激發其自主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有利於對吸引外資,擴大外資利用額度。隨著美元持續貶值,預料未來幾年將會有更多國際資金進入中國。對外資而言,美元貶值後,中國仍是國際資本較佳的投資場;另一方麵,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將隨美元貶值而不斷加大,造成的結果是資本外逃減少,內流增加。擴大利用外資額度,增強了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因此美元貶值可以促進外資流入中國。

(二)美元貶值對我國外貿的消極影響

1.減緩出口貿易,延緩經濟發展速度。美國是我國的第一大出口國,在受到次貸危機衝擊之後的美國,其購買力削弱,特別是對中國產品的購買力,因此顯然不會繼續大量從中國進口。雖然我國的貿易夥伴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蘇聯和東歐等少數國家,擴展到2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對外貿易集中度過高,歐盟、美國和日本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而此次金融危機使這些國家受衝擊最嚴重。這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在消費信貸方麵的投放也開始緊縮,因此必然會出現信用緊縮、消費放緩的現象。同時金融危機使企業財富縮水,企業投資需求自主增長動力不足,因而導致這些國家的有效需求減少,進口自然下降。而且伴隨著歐債危機對歐洲各國的影響,歐元也持續走軟,其進口必然會縮小,我國向歐洲國家的進口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