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蒼海古城(3 / 3)

山為蒼龍山,如果傳說屬實,那此山毋庸置疑就是當年以己身化山鎮湖之蒼龍的真身,所以,以其名而命之曰蒼龍山。

而今遠觀蒼龍山,猶如一條巨龍環臥於古月湖四周,連綿起伏,樹木繁幽。山中猿啼虎嘯,蟲鶴齊鳴,一片生機勃然的景象。

看似龍頭的山峰又名望月峰,高約千丈。從湖對麵往過看,望月峰立於湖水這麵的山體,懸崖峭壁,高不可攀。

懸崖峭壁突出的地方有一溶洞,溶洞口天然乳石上下交融將溶洞九分,好似蒼龍在咬牙裂齒,而九洞則像是蒼龍的牙縫。從九個洞中皆有水流飄然而下,墜入湖中,人稱九天瀑布。

九天瀑布,氣勢磅礴,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形容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謂奇觀,九洞因此被命名為龍泉九洞。

在瀑布下方的懸崖下也形成了一個天然巨溶洞,高有百丈,寬三十幾丈。古月湖在巨溶洞前方有一豁口,九天瀑布之水融入湖中再由此豁口處溢出,流向巨溶洞深處。

沿著水流往裏走,可以看見洞頂生有無數乳石,有的插入水流中,有的懸於水流上方。

如果上方是龍頭,那這些個乳石不就是龍須所化的嗎?所以巨溶洞又名龍須洞,不得不佩服人們的想象力。

溪水潺潺而流,彎彎曲曲,一直流向外麵的世界。越往裏走龍須洞就開始慢慢縮小。而縮小隻是相對於湖邊洞口而言,在外麵世界的感官中,通往外界的龍須洞口仍寬一丈有餘,高有三丈之高,立於蒼龍山約七丈左右的山腳上。一條溪流至洞中流出,流入山下的深潭中。

山下深潭又名龍潭,不知是土質的原因還是其他什麼因素,龍潭之水竟比古月湖還要青許多。

聽老一輩的人說妖邪禍亂的當年,蒼龍化山後的當日,竟有一條青龍飛到望月峰山腳,凝望巍峨的蒼龍山,仰天長吟,眼眶中龍淚長流不止。

正所謂,逝者以已,生有何歡,可見其悲傷之程度。

龍淚滴到地上,竟自然形成了一彎深潭。心力交瘁的青龍,最後一頭紮進深潭中,永生守候,龍潭也因此而得名。雖然這隻是個傳說,卻也是可悲可歎。

蒼龍山往西走十裏,就是蒼海城。而龍泉九洞之水經古月湖流至龍潭而出後,形成了一條溪流繞蒼海城東而過,流向城南五裏外的漓江中。

……

蒼海城,原本是大京王朝的古都,後因種種原因,大京十九世皇帝權世良毅然將都城遷至蒼海以東的一個大城—晏城,後改名晏京。

晏京與蒼海剛好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相隔數千裏。不過這並不影響蒼海城的繁華,因為蒼海城可說是各地經商必經之地,也是素來兵家必爭之地。城內商鋪淋漓,豪宅遍地,客棧鱗次櫛比,可見其繁華不減。

當然,除卻蒼海城地形聚人脈之外,還有很多人則是慕古月湖之名而來的。

古月湖在蒼海城名為黑夜禁區,黑夜裏完全沒有人敢涉足,但白天還是可以遊覽一番的,雖白天也發生過些許怪異之事,卻未能阻擋住人們以身試險趨之若鶩的瘋狂。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人多的江湖是非就多,這是恒古以來不變的定律。磕磕碰碰,仇人偶遇,奪刀搶劍,論武爭雄......所以,蒼海城也是一江湖是非頻發之地。

現如今看上去雖是皇權掌道,但,官隻能管住普通老百姓,又怎麼能管的住江湖呢?甚至,有些江湖門派的權利可以淩駕於皇權之上,至於各皇朝所依附的仙宗神教,更不用提了,這...就是江湖,比海還深,比墨還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