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攻武備化解危機?(1 / 1)

文攻武備化解危機?

封麵報道

作者:蘇慶先

對大多數觀察家而言,中日關係走到今天這一步,其實並不奇怪。

早在二三十年前,日本鷹派戰略家提出“戰後政治總決算”和“正常國家”論,就已為今日之釣魚島爭端埋下禍端。從所謂“對華友好”的中曾根康弘到特立獨行的小泉純一郎,再到所謂中生代的安倍晉三,一直都以不同的方式,打著同一個算盤,即謀求對戰後和平憲法的突破,進而實現其政治及軍事大國夢。

在這一進程中,日本民族的狹隘、堅忍以及處心積慮的個性彰顯無遺。為了這個目標,日本保守政治精英可謂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甚至不擇手段。尤其是恰逢中國和平發展、美國重返亞太以及國內全麵保守現狀,給了右翼勢力千載難逢的機遇。

由此,釣魚島這個彈丸之地,成了日本新保守勢力的最新道具。

他們的如意算盤是:不論是與中國的衝突也好,美國的反對也好,剛好都可以用來證明日本需要建立自己強大國防戰備的重要性,也就可以壓製任何國內繼續反對修改和平憲法的立場,進而有利於推動日本成為國防自主的正常國家。

麵對如此陰招和狠手,中方在克製中針鋒相對、文攻武備。和則兩利,戰亦不懼。這是一場耐力的比拚,更是一場智慧的決鬥。麵對日本右翼的挑釁,單純求戰或激情報複實不足以成事。但化解之道何在?是速戰速決,以進為退,或軟硬兼施,以退為進?

我們尚需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