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人!獨立自信不是壞事(1 / 1)

愛-故事

一天,老馬見到尤塔,問她假期幹什麼了。她說,去了印度,那裏有很好看的山,爬到山頂望著遠處,心情好極了。“你和誰去的?”老馬很自然地問道。“我一個人去的。”她很坦然地說。

對女人來說,獨立和自信不是壞事,但也不至於非發展成這樣——20多天,一個人在大山裏爬上爬下,獨自欣賞大自然。老馬覺得德國女人太獨立、太自信,讓人有些受不了,她們身上透著一種彪悍的東西,一種不可駕馭的東西。

德國女性這種性格的形成,有著很深的曆史背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年輕男人們大都陣亡了,婦女除了要承擔戰後重建的任務,還要養家糊口,那時候,大部分家庭有6個至12個孩子。可以想象,對一個女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許多婦女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另外一個帶著孩子的婦女搬到一起,她們擁有所有方麵的決定權,她們不需要和任何人商量,也沒有什麼人可以商量。

今年70歲的格絲拉女士記得,二戰結束後,她對40多歲的母親說:“你應該再結一次婚。”母親說:“大街上沒有男人,他們都長眠在地下。”

人們常常會忘記“30年戰爭”對德國的影響,如果每3個人裏就有1人死於戰爭,還有什麼人文可言呢?戰爭不僅使生命蒙受損失,使人類積累的財富毀於一旦,還會導致人文曆史的退步。

現在,老馬終於理解,在中國為什麼有“法國女郎”的說法。法國女人確實迷人,她們通常穿得講究、打扮得漂亮。德國女人也講究,但不漂亮,也就不迷人。比如一件白色高領襯衫,法國人可能會配一件樣式比較新穎的短外套,袖子可能是開口的短袖。講話時,她會無意識地把袖子往上推一下,白襯衫和外套的開口短袖互相映襯,肯定會吸引你。

德國女人則有兩種選擇,第一種可能,配一件質地高檔的西服,這是德國職業女性的工作服,令她們和那些一塵不染的辦公設施打成一片;第二種可能,配一件亞麻的休閑外套,並且她們喜歡穿長不穿短,走起路來,遮蓋臀部的外套部分,就會隨腳步的頻率,忽閃忽閃的。另外,德國女性與人交往時,通常會規矩地站在那兒和你說話,身體和手勢變化的頻率,遠遠低於法國女人,所以,她們顯得不那麼生動。

我們不能怪罪她們,德國這個國家,和時裝從來沒有什麼瓜葛,在杜塞爾多夫國王大道,你也許能遇到一兩個摩登女性,但其他城市和時尚從來沒有什麼關係。

德國女人不那麼迷人、很難時尚,和她們的先天條件不好有關係。德國人的血統裏,沒有矮小的古羅馬人的痕跡,按中國的說法,德國女人是人高馬大的。法國人有古羅馬人的血統,總體上說,身材要比德國人矮,頭發顏色深,女人看起來更有靈氣。當代最有名的服裝設計師克萊爾認為,德國莊重樸素的服裝傳統和德國人的性格有關。德國人大多比較嚴肅、內向、勤奮、進取。

不過,一個國家居民的穿著習慣,與這個國家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是分不開的。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不少大城市,都有河流經過或是臨海而居,那裏有沙灘、陽光、海水,居民大多偏愛鮮豔的顏色。德國並不具備這些條件,如果夏季能夠保持長期高溫天氣的話,德國人的穿戴風格,一定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另外,天氣對人情緒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因素。

在德國做女人,從生活的角度來說,比較簡單,這和男人的期望值較低有著很大關係。過去6年裏,老馬隻給丈夫洗過一次衣服,愛情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要是在中國,老馬的媽都不會放過她。而在德國,老馬就是一個好女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