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與中國企業客戶的廣泛接觸,中國電信雲公司發現,大多數中國用戶並不是單純地需要一個私有雲或公有雲的產品,他們更希望在不拋棄原有基礎設施的前提下,實現混合雲的部署。“混合雲市場正在慢慢形成,目前還處於混合雲應用的初級階段。”廣小明表示,“區別私有雲、公有雲和混合雲的關鍵不在於技術架構或商業模式,而是部署方式的不同。”
原來,企業通常會自建數據中心,後來隨著需求的變化,會把一部分非關鍵的應用或數據托管到第三方服務機構。在雲計算的概念出現後,用戶的需求進一步細分,物理環境與虛擬環境、私有雲與公有雲,可以分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在混合雲環境中,我們既可以實現物理隔離,也可以實現虛擬隔離,並提供多種連接方式。我們已經采用了多種安全技術手段,可以保證雲中數據的安全。”廣小明表示。
天翼雲包括很多服務產品,比如雲主機、雲存儲、桌麵雲、雲加速等。對於新推出的混合雲服務,中國電信雲公司並不想把它也當成一個具有單一功能的產品來銷售,而是希望根據政府、企業客戶的需求量身訂製打包的混合雲服務。“我們會先評估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客戶的需求,然後再提供最適合用戶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廣小明告訴記者。
考慮到自身的資源狀況、技術積累和特長等,中國電信雲公司目前主要提供的還是IaaS服務,而不會貿然涉足PaaS和SaaS。中國電信雲公司的雲架構是基於CloudStack構建的,這一技術架構足以支撐中國電信雲公司未來一兩年的擴展。不過,廣小明也表示,他們目前也在研究OpenStack。
此混合雲非彼混合雲
VMware的研究表明,私有雲與混合雲占據當前雲計算市場份額的67%,而公有雲隻占10%,這為VMware大力投資於混合雲市場提供了佐證。“我們的業務重點是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和混合雲。”帕特·基辛格告訴記者,“在我們的混合雲解決方案中,虛擬化軟件vSphere是核心。目前,全球有50萬用戶在使用vSphere,4000萬個虛擬機運行在vSphere平台之上。我們要為企業客戶提供安全、可視化、智能化和可統一管理的混合雲環境。”
天翼混合雲服務幫助企業用戶實現了對傳統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雲化,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私有雲與公有雲無縫連接的、安全的且具有彈性的雲環境,同時這個雲環境還可以通過統一視圖進行管理。
其實,從2013年開始,VMware已經在國外推廣其公有雲服務vCHS(vCloud Hybrid Service)。本來,VMware也曾計劃將vCHS直接落地中國,但是從技術架構和設計方麵看,vCHS很難滿足中國法律和合規的要求,所以VMware放棄了直接引入vCHS的想法,轉而采取與中國本地的服務商合作的方式,比如這次與中國電信共推混合雲。宋家瑜表示:“在混合雲方麵,我們與中國合作夥伴的合作不是排他性的。不過,我們目前還是要先專注於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的天翼混合雲服務,在不斷完善這一服務的同時,逐步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然後再進行更大範圍的拓展。”
混合雲需要解決兩大技術難題:一是數據中心內部的資源池化,二是在廣域網內實現快速、安全的訪問。如今,很多企業對於數據中心內部資源的池化並不陌生,虛擬化、軟件定義等產品和技術已經在廣泛使用。VMware就可以提供數據中心內部資源池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網絡問題比較複雜,若想簡化網絡或降低廣域網內訪問的延遲其實並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SDN(軟件定義網絡)最近幾年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中國電信雲公司希望在2015年年中實現如下目標:在單個數據中心覆蓋的800km範圍內將網絡訪問延遲控製在20ms以內。目前,中國電信雲公司在內蒙古建立的雲數據中心已基本達到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