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縣誌這東西沒人會注意的,據說最早有一直到明朝的縣誌,但後來紅衛|兵小將們說是反革|命的東西,就全給燒了,能留下這些,已經算是洪福齊天了。”
“我就日了。”
那場浩劫帶來的災難,到現在都無法彌補啊。
我歎了口氣,繼續看,這時,縣長知道了這件事,親自去古塔、古廟看了看,古塔漂亮至極,非常宏偉,就把周圍的樹木都給坎了,重新讓古塔展示在了人們麵前,把那座山也命名為古塔峰。
而古廟,頗有些唐宋時期古廟的風格,就命名為古風廟。
“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時的縣長給取的啊,並不是自古就有。”
“嗯,對,是這樣的,這也是那廟沒有牌匾,自然無人知道了以前的名字了。”
“哎。”
全是零星的線索,沒什麼用。
但這時,話音一轉,開始有了明確記載,縣長看過之後,怕古塔,古廟毀於炮火,或者毀於強盜和流竄鄉民,就準備派人去看守。
一個人名出現了,楊羅昌。
楊羅昌是縣裏的一個文職工作人員,被派去守廟,一守就是二十餘年,在廟裏娶妻生子從為離開。
而後麵記載的好像是楊羅昌的自述一樣。
楊羅昌原來是縣城裏的大門大戶,一直可以綿延到清朝中葉,後家道中落,就成了一個窮酸書生,但略有文采,被縣裏人保舉進了縣衙工作。
他好讀書,卻不好交集,也不懂得做官之道,雖然在當地頗有名氣,卻也一直籍籍無名。
慢慢的才名就也不在。
他自己也深知自己不是做官的材料,就開始整理縣城縣誌,這才總算弄了一個事業,有了一番成就。
但年齡過了三十歲卻依然為娶妻生子,無數朋友,親戚介紹,不是女方家裏不同意,就是出現各種古怪事情。
他就也沒有在娶妻的念頭,長於和尚、老道交友為樂,養成了一個散淡人的性格。就也越發的與官署朋友不怎麼往來。
成為一個另類。
出現古塔,古廟事情後。
他本就有了青燈寡衣了此殘生的想法,就請纓去守塔,守廟去了。
縣長看他如此決絕,日後沒準能成為一代名僧,也算是自己的名聲,就給了他每月三個大洋的高厚工資養著。
他在古廟內住的就也優哉遊哉。
記載到這裏,我才算明白,這段記載,有可能就是楊羅昌自己自說自話啊,哈哈一笑,“行啊,就當看日記了。”
但也好奇,他那時住進去為什麼就能如此順利沒有鬧鬼呢。
按理說,如果廟宇內有人守廟,肯定是世世代代都有啊,不會隻是這一代啊。我很是納悶,一陣不解。
想問小劉,小劉一臉笑意的看著我。
我就也放棄了,繼續看。
這時,寫到了抗日戰爭,說,海州地處偏僻,但鬆湖戰役失敗,南京陷落,海州就也逃不過日本人的鐵蹄。
楊羅昌一心報國,約了幾個好友,準備前往前線抗日,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抵擋那東洋鐵蹄的子彈。
可這時卻發生了一件事。
日本鬼子的大部隊還沒攻打海州呢,一隻小部隊,先滲透了進來,而目標就是古塔,古廟。
這裏還特意提了幾個日本人的名字,千葉武藏和千葉櫻花郎。
由這兩人帶隊,喬裝打扮,來到了古廟之內,楊羅昌等人以為他們隻是從前線潰退下來的傷兵,就也好好招待,讓他們在古廟養傷。
但豺狼總有露餡的時候。
楊羅昌等人識破了日本人的詭計,就叫來了縣城裏的警察,裏應外合把那些日本人抓了。
原本想審問這些日本人的來曆,但奈何前線吃緊,需要用這些日本鬼子的人頭來激起鬥誌。
在縣城裏就開了一場誓師大會,全都變成了刀下之鬼。
可不知為何,千葉武藏和千葉櫻花郎逃脫了這次誓師大會,反而在日本人攻進海州之後,成了先頭部隊。
楊羅昌知道多半是有漢奸,就帶著人躲進了山裏。
這時寫到這裏,前述就已經很多了,但後麵才是最精彩的,日本人開始在古廟下麵開始發掘,開始大肆砍伐。
似乎這古風廟底下有什麼東西一樣。
“日本人尋寶?!”
我倒吸了一口涼氣,知道事情越來越邪門了,看的就也越發的聚精會神,想看看到底都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