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旅行”充滿故事
豫商成長營
作者:胡超亞
大鵬在最初設定“旅行故事”的商業定位時,便明確提出要傳達三個概念:感恩的生活態度、旅行的生活方式和公益的社會責任。
提起耿雲鵬的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並不熟悉,但是說起大鵬,許多戶外旅行的人都會立刻恍然大悟:“啊,大鵬啊……”被譽為“中國新生代旅行家”的耿雲鵬在2014年8月開始運營“旅行故事”,微博粉絲超過了61萬的他,兩個月之內就招攬進了五百餘位會員。
“我在16年的旅行中,做過很多事情,遇到過很多有故事的人,他們可能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或者是企業家,但是這些人內心都是很孤獨的,第一,可能是高處不勝寒;第二,他們的理想很多人不一定能夠理解。而我自身又有兩種經曆:一種是農村的生活經曆,一種是在國外生活很多年的經曆,甚至在旅行中經曆過6次死亡。這些閱曆幫助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生活的意義和人們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方式。”作為“旅行故事”的創始人,銷售起家,幹過策劃,做過人力資源谘詢師的大鵬似乎更明白在都市中待久了的人們,對於自我內心的探索,所以,在最初設定“旅行故事”的商業定位時,便明確提出要傳達三個概念:感恩的生活態度、旅行的生活方式和公益的社會責任。
“旅行故事”在做什麼?
“旅行故事”的會員年費分為三個等級,從2千多元到9千多元不等。會員之中有業界已經有所大成的中年“老男人”,廣告業界成功躋身金領的精英,還有帶著90後的鮮明標簽充滿夢想的“小年輕”……但是他們在“旅行故事”裏,找到了共性:熱愛生活,熱愛旅行。
“旅行故事”的會員每年都能夠免費選擇十二份禮物送給自己的家人、好友或者是合作夥伴,日子可以是節日或是他們的生日。而“旅行故事”作為會員的“禮物管家”,代表會員所送出的禮物“除了對個人的祝福以外,還會寫明這個禮物的真實故事。”
有很多人都會在剛開始聽到這樣的模式時覺得荒唐,認為禮物的價值肯定不到年費的三個零頭,但事實上,這些如約寄出的禮物可能是“金塘的鈞瓷,玉泉的紫砂壺,朱法喜大師的汝瓷或者其他”。
“我在這些年的旅行中認識的所有有故事的大師,他們所製作的這些物件與市場上量產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這些‘私人訂製’是專屬於旅行故事會員的。”大鵬介紹。
除了成為會員們的“禮物管家”外,“旅行故事”也在致力於打造“旅行管家”的品牌形象,讓旅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大鵬看來,很多人的旅行是聽別人說一個地方很漂亮,然後盲從去的。也有的可能心血來潮想要去遠方,但是因為旅行費用最終放棄。
在“旅行故事”的會員合同裏有一項“旅行專用資金”,需要提供一個你的銀行卡賬號,這個賬號會自動成為會員的“旅行專用資金”卡號,會員費所產生的收益會重新返還給會員。“這個資金的目的就是希望你的一年總會有28天時間旅行。”大鵬介紹。
除了這樣的“專用資金”返還,從1998年至今,“八次進藏、八次進疆、十次進川、十二次進滇”的大鵬,也因為豐富的戶外旅行經驗,能夠為想要徒步穿越可可西裏無人區、去往不通公路的墨脫、步行穿過雅魯藏布江的戶外旅行愛好者提供專業的指導。甚至於“我們現在收購了一家旅遊公司,並和四家旅遊網站合作。所有的會員想要去哪裏玩,我們都可以提供專業的路線規劃,解決會員的吃住問題。我們解決不了的,可以讓旅遊網站來解決。這就是我們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