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歧路(1 / 2)

足足用了兩個月時間,他們參觀了三星堆遺址,跑遍了蘭州與西寧一帶,詢問遍了曾經去過神農架好兄弟的回憶,毫無所獲。

實在想不起到底有什麼突破口可以找到被人傳說的沙姆巴拉洞穴入口,進展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態。張祿、王喜和趙福過來了,他們辦理手續遇到點麻煩,被延誤了一些時間。

有了三名有史前探索經驗的朋友助陣,搜索範圍就能夠擴大點,分工也能精細化。

“收縮範圍,沙姆巴拉就在附近,能否從這本書裏找到點線索呢?”魯誌鬆翻閱著《藏地密碼》,這是一本有關:帕(關鍵詞)巴拉神廟修建、紫麒麟誕生、光軍等等信息的小說。

他笑了笑道:“作者很有趣,他也是堅信西藏存在著一個地下世界,而且脈絡很廣渤。而帕(關鍵詞)巴拉神廟就是沙姆巴拉入口是沒錯的,隻是如此空中樓閣式的建築是無法找尋得到的。不過嘛,他也是提供許多有意思的思路,我們要不要按照他指出的確實地點進行勘察呢?”。

“開玩笑,西藏那麼大,喜馬拉雅山那麼高,要找到猴年馬月啊。我不同意,必須找到準確,有把握的才出擊,否則,徒勞無功不要緊,重要是浪費精力和時間,包括所剩無幾的金錢。”張祿直接否決了魯誌鬆提議。

林哲嗬嗬道:“錢的事,好說,我來解決。主要是時間問題,我們不能平白無故地消耗時間去尋找一位小說家描述的世界,必須得按我們手頭掌握的線索進行才是正道。”。

“那麼,把人煙稠密和有人走過、路過的區域全都排除掉,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省下不少功夫。”魯誌鬆在大地圖、小地圖劃了又圈,“哢嚓”許多地段,很快就列出了一些坐標位置,要求對這些地點進行搜索。

玉樹、噶爾、日喀則成了重點區域,就在這三處沒有人煙的所在進行相關課題查找。

慕容雨把玉樹也劃掉了,他的理由是該處雖然是交通要地,古跡眾多,但如果要找尋全世界都在尋找的帕(關鍵詞)巴拉神廟是不現實的。他的看法得到認同,大夥一致認為,帕(關鍵詞)巴拉神廟應該是屬於西藏的最初源泉,必須到其發源地、藏地內腹才能尋找得到。

拉薩與日喀則之間的澤當是重點目標,澤當西40公裏雅魯藏布江北岸,海不日山下有西藏第1座寺廟──桑耶寺,有西藏“寺廟之祖”之稱,現部分為沙丘淹埋。因此帕(關鍵詞)巴拉神廟要麼就是這座寺廟,要麼就離此地不遠。

噶爾,也是藏地的一處出入要道,藏意為“兵營、帳篷”,可想而知,該地和玉樹具備同樣價值的地位。曆史上的吐蕃與吐穀渾就是多次通過這兩處進出的圖謀中原和周邊的。

隻是交通要地是流動性極強的,不可能形成多大的文化積累、沉澱。因此,澤當就成了首選。

僅憑它身處日喀則與拉薩之間就足夠讓人去走一遭,逛一逛出現過第一位讚普,第一座宮殿,第一塊農田等,當時的王都。

當然,他們也不會錯過產生“格薩爾”的甘孜區域,可是“格薩爾”傳說卻是在帕木竹巴王朝時期出現的,眼光還是牢牢鎖住在澤當:最初的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

“格薩爾,是眾多藏族英雄的化身,他的事跡可以遍布整個西藏地區,所以說,我們隻能用曆史唯物主義來判斷。也就是說,在藏人建立的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的所在進行搜尋,那才能發現真正曆史原貌的人事物。”林哲的思路脈絡具有條理性,他對選擇方向斷言令人信服。

林哲接著道:“還有,就是我們得結合三星堆的遺址進行思考。至於建立起藏人政權的人,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必須有遷徙和定居的過程,這就是為何在西藏邊緣城鎮眾多,而腹地少之又少,藏人是遠古時期遷入的,是那些遊牧者們所組成的民族。”。

王喜對此剛好研究過,他道:“三星堆,就是蜀地一個區別於中原文明的一個異類,很有可能是人類遷徙的一個彙集分流支係。”。

“正確!就算納粹多麼地不著調沉迷於玄學當中,他們也胡謅出一支雅利安人,亞特蘭蒂斯神族後裔遷徙路線嘛,嗬嗬,我們得找出構成藏族人民成分起源就不難得知曆史的真相了。”林哲讚許王喜的論調與自已一致。

慕容雨卻對倆人的問答不以為然,他嬉笑道:“你倆一個逗哏,一個捧哏,可以上台表演相聲了。何須多言,人類的發源是從非洲大草原出發的,在整個進程中分支廣闊,散布整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