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作者:
車仔檔
作者:劉斯傑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
出版日期:2011 年10月
《香港彈起》成為2009 年香港書展話題之作,意義至少有兩重:第一,書內訴盡香港城市的居住特色:唐樓、徙置區、城寨、公屋,透視香港幾代人的生活變遷。其二,“彈起”大概取意英文的Pop-up,是生動的港式意譯,立體書中頁頁手作精致,書迷想得到也急不來,慢工出細活。
其後,作者劉斯傑創作多本彈起書,《中國彈起》以中國文化遺產作主題,《陸上交通工具》細數港人的尋常行事,而新書《車仔檔》更是地道。衣食住行,如今輪到“吃”的主題也同樣出色。魚蛋,牛雜,雞蛋仔,臭豆腐,小攤子總是擠滿食客;一碗車仔麵,廉價但足以讓我們腸胃滿足;走到渡輪碼頭,聽見輕巧音樂便知雪糕車就在不遠處,打開立體書的書頁,意趣就在裏麵,屬相當討好的驚喜。
街頭小食並非奇珍,但十元八塊的食物,是香港人獨有的口腹之欲。我們欣賞書,我們嚐吃,我們也珍惜這些養活了許多人的本土小生意。
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
作者:許子東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
出版日期:2011 年10月
許子東教授在書中寫,二十年來,自己所寫有關張愛玲的文章,屈指一算隻有十篇。但讀者看來,倒是篇篇紮實,是嚴謹的學術研究,也是張愛玲作品文本,亦是對她在文化圈本身地位的再三深思。
把張愛玲放在文學史的脈胳上,許子東抓住許多細微又具象征性的問題,張愛玲筆下的男女之愛及其落筆手法,比對“五四”作家的異同,或是承襲,更是挑戰;她行筆意象,豐富多變,又能保持獨特個性;而許子東也告訴我們,不少人把她視為上海小資女人的標誌,可是“市場上捧她的人或‘學界’貶她的人,往往都隻見其華麗不識其蒼涼。”是普遍的誤解,亦為商業化炒作使然。
至於最引人關注的胡張戀,她在顯現其晚期風格的《小團圓》似實還虛的情節裏透露不少,與胡蘭成《今生今世》相互對照,即窺見蛛絲處處。不過,吸引我們的,豈止單純的自傳獵奇?她的作品,永遠耐讀,永遠處於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