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實體書店存在的理由
卷首語
作者:
自古以來,人類都在不斷地追求自由,解放、寬鬆,實際上就是人的個性化。
閱讀也是一樣,過去人們都是閱讀紙質書,那是因為沒有別的選擇,隻有紙質書才是最好的內容載體。數字技術的出現,特別是遠傳技術的突破,使內容能向四麵八方,通過不同載體呈現,於是閱讀的個性化得以充分展現。現在無論在哪裏,飛機上、汽車上、飯桌上,甚至茅廁都可以發現人們在盡情閱讀,人們根據自身的愛好選擇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內容載體,閱讀變得豐富多彩。
毫無疑問,新的閱讀載體出現,使紙質書的閱讀群體不斷萎縮,去書店買書的人越來越少,那麼實體書店還能堅持多久?
實體書店還能再堅持多久,實際上是紙質書有多少人會青睞的問題。相比其他的內容載體,紙質書有其自身的弱點,如容量小,不方便檢索等,但紙質書卻有它的價值,如紙質書手感比較親切、有書香氣、有個性美、有歸宿感、有收藏價值。所以,即使閱讀載體千變萬化,紙質圖書仍然還擁有不少粉絲。特別是買紙質書要逛書店,要麼去網上書店,要麼去實體書店,逛書店的那種快感是許多人情有獨鍾的,所以,盡管西方數字出版、網絡非常發達,但實體書店還照樣並存,並成為人們閱讀市場最美的風景線。大陸實體書店不景氣,特別是民營書店倒閉很多,不是小型的書店沒有了存在的理由,而是個別財團操縱惡性競價的結果。
當然,新技術必然帶來傳統閱讀新變革,實體書店要適應新技術不斷地改變自己,使自己成為個性化閱讀最好的去處,成為讀者永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