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明大陸由3大帝國、6個小國與1個混亂之域組成。
3大帝國各占浩明大陸約四分之一的麵積,分居三角,分別是西北的天狼帝國,東北的天鷹帝國,南邊的天獅帝國。3大帝國國力相當,三足鼎立。
6小國乃是3個大帝國征戰多年與妥協的產物,位於3個大國之間形成戰爭緩衝地帶。分別為依附於天狼帝國的蓮明王國、風堂王國,依附於天鷹帝國的桂榮王國、莽槐王國,依附於天獅帝國的遼陽王國、慈徐王國。
最後的混亂之域則位於大陸最中心地帶,裏麵崇山峻嶺密布,懸崖林立,溝壑縱橫,且多有地下溶洞,地形極其複雜。3大帝國和6個小國都曾經出征混亂之域,卻因地形地貌的原因屢次無功而返,再因混亂之域物產貧瘠、不宜耕種,各國便也逐漸放棄了對混亂之域的幻想。經過千百年的演變,混亂之域逐漸形成了軍閥割據、土著民族自治、山賊遍布、惡人橫行的局麵。
……
此時,在小國之一的遼陽王國一個名為石板村的村子裏,一群人正聚集在議事廳裏商量著什麼。
隻見上首二人,其一人年歲頗高,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深深的皺紋,正是村長石來喜。此刻他正緊皺著眉頭,沉默地一搭一搭地抽著旱煙。
另一人卻是一個20來歲的青年,留著一頭披肩短發(其餘人均是長發,盤在頭上),一身衣著幹淨整潔,與屋裏一眾村民滿是泥斑、耷耷拉拉的打扮相比顯得格格不入。隻見他端坐在桌後,手拿一支碳筆,正低頭在木板上寫寫畫畫,似沉浸其中,對眾人的討論不理不顧。
議事廳下方十幾個農民,或坐或站,全都愁眉苦臉、焦作不安,相互間高聲爭執、議論紛紛。
其中有一人站了出來,朝著上首說道:“黎先生,村長,這怎麼辦啊?眼看天候越來越幹旱,村邊的小河就快要斷流了,就算我們再修築堤壩也蓄不了水,這農田還怎麼灌溉?”
隨後另一人應和道:“是啊!現在哪都在鬧旱災,之前還好,河裏還有水,我們用黎先生設計建造的水車引水,還能勉強澆灌田地。可今早我去河裏看了,眼看水車已經引不起來水了。”
“黎先生,您可一定要替我們想想辦法啊,不然這日子就真的沒法活了。我們租下李員外的田地,每畝田地的租金要大米2石,還要交稅1石。如果沒水灌溉,收成銳減,我們如何承擔得起?”
“是啊,黎先生,您一定要救救我們啊!”
賦稅沉重,又天逢大旱,一個不好就要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莊稼人樸實,說到傷心處聲淚俱下。
隻是看眾人言語之間,似乎對上首那被稱為黎先生的年輕人的尊敬更甚於尊敬村長,似乎這個年輕人就是他們的天。
然而,那年輕人仍舊拿著碳筆在木板上寫寫畫畫,不時眉頭緊蹙,停下靜靜思索,偶爾還擦掉幾筆重新再畫,似乎對眾人的哭訴充耳不聞。
這時,石來喜村長終於吸幹最後一口旱煙,抬起頭來看了一眼身旁的黎先生,然後揚了揚手止住村民們,說道:“都靜一靜,黎先生必定是正在想辦法解決我們的困難。他已經在這裏畫了一整天了,必定是在想法設計建造類似於水車的器械。都回去吧,不要驚擾了先生。”
眾人聞言,都冷靜了下來,說道:“對!黎先生學識豐富,向來急眾人之所急,從沒有什麼事能難住他的。先生對我們是極好,必定是正在想辦法解決我們的困難,我們安心回去等著就是。”
先前坐著的眾人也站了起來,正要離開,忽然看到上首的黎先生也猛地站了起來,撫掌大笑道:“哈哈!原來是這樣!對就是這樣!隻要把這個固定軸往下移半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