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探墓傳承(2 / 2)

混凝土澆築的樓板梁柱在拆模之後,由於振搗或者其他原因可能會出現麻麵,露筋,空洞等情況,根據這些情況的嚴重的程度是需要馬上處理的。

混凝土如果表麵出現麻麵(砼表麵局部缺漿粗糙或有許多小凹坑)這可能由五個原因引起:

一.模板表麵粗糙或清理不幹淨,粘有幹硬砂漿等雜物,拆模時砼表麵被粘損,出現麻麵。

二.木模板在澆注砼前沒有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澆注砼時,與模板接觸部分的砼水份被模板吸收致使砼表麵失水過多,引起麻麵。

三.鋼模板脫模劑塗刷不均勻或漏刷,拆模時砼表麵粘結模板,引起麻麵。

四.模板接縫拚裝不嚴密,澆注砼時縫隙漏漿,砼表麵沿模板縫隙位置出現麻麵。

五.混凝土搗固不密實,砼中氣泡未排出,一部分氣泡停留在模板表麵形成麻點。

這些引起麻麵的原因都是可以預防。

一.模板清理幹淨,不得粘有幹硬水泥砂漿等雜物。

二.木模板在澆築砼前,應用清水充分濕潤,清洗幹淨,不留積水。

三.鋼模板脫模劑要塗刷均勻,不得漏刷。

四.模板縫隙拚裝嚴密,如有縫隙應用油氈條、塑料條、纖維板或水泥砂漿等堵嚴,防止漏漿。

五.砼必須按操作規程分層均勻振搗密實,嚴防漏振,每層砼均勻振搗至氣泡排出為止。

這些都是出現麻麵的原因和預防方式,但是如果已經出現麻麵了,那就隻有在麻麵部位應清水衝刷,充分濕潤後用水泥素漿或1:2的水泥砂漿找平,讓麻麵不影響建築外觀。

混凝土澆築最容易出現的就是麻麵情況,這種情況都是比較好處理的,其實就是混泥土膨脹。

這主要是由於關模的時候模板拚接不結實,在澆築過程中混凝土將模板撐裂,倒是模板模型過大,混凝土凝結之後尺寸大於設計尺寸。

這樣在往後的裝修裝飾中容易引起很多麻煩,最主要的還是平整問題,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在混泥土表麵找平之後將多餘的混凝土剔除掉,然後用水泥砂漿摸平即可。

澆築之後遇到露筋是比較麻煩的,還是五個原因。

一.砼澆注振搗時,鋼筋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小甚至漏放,鋼筋緊貼模板,致使拆模後露筋。

二.鋼筋砼結構斷麵較小,鋼筋過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鋼筋上,砼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使鋼筋密集處造成露筋。

三.因配合比不當,混凝土產生離析,澆注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漏漿,造成露筋。

四.砼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使鋼筋移位,造成露筋。

五.砼保護層振搗不密實,或木模板濕潤不夠,砼表麵失水過多,或拆模過早等,拆模時砼缺棱掉角,造成漏漿。

出現的原因到時很多,預防也是針對原因預防,處理的方式說簡單也簡單說麻煩也麻煩。

遇到比較嚴格的,需要將整個部位的混泥土全部剔除掉,然後將混泥土提高一個標號後重新澆築養護。

簡單的點就是將局部剔除然後重新關模澆築,但是這樣都有一個弊端,重新澆築的地方必然和整體澆築的相比連接性整體性就差很多。

最後就是表麵龜裂,學稱混凝土塑性裂縫。

主要引起原因就是養護不當,混泥土溫差過大,這個預防措施就是後期養護還有配合比例。

出現混凝土塑性裂縫主要是把裂縫太深,引起樓板漏水,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隻有後期處理,有專門的堵漏針劑,或者是防水工程了。

劉有墨梁超二人檢查之後還是比較滿意的,拆模之後隻有部分地方有些輕微的麻麵,這都是最好處理的問題,劉有墨在樓板澆築之前就做好了各種預防措施,所以沒有出現這些問題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