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墨提醒道,雖然自己不能去過尺,但是精益求精是他的原則,如果基礎誤差太大了,那麼後麵牆體出現的誤差就會更大。
“沒問題的,完美過尺沒有誤差,劉哥來看看麼?”
在筏板上放線的周濤大聲的回答道。
劉有墨點點頭,考慮片刻後雖然帶著傷還是下到了基坑裏看著鍾武和周濤放線,他可不能因為自己的大意導致後麵產生一係列難以收拾的問題。
從劉有墨以前的經驗來看,關鍵的事宜尺寸一定要親力親為,如果是別人代勞,沒出現問題自然最好,如果出現了問題那麼承擔責任的始終是自己,還會搞臭自己的名聲。
“你們繼續我看看就好。”
劉有墨提醒道。
“嗯。”
周濤點點頭,繃好光線之後拿著皮尺開始打點分段做幾號。
這次放線以鍾武為主,鍾武的施工經驗比周濤豐富很多,周濤還是張經理的學徒,基本上是鍾武怎麼說,周濤就怎麼做。
這次放線就比劉有墨和梁超放基礎線複雜的多,他們兩人隻是放出一個基礎邊框,而鍾武周濤則需要在基礎上把每一堵牆的磚線給一一放出來。
鍾武二人先是放出幾條通線,就是基礎上從頭連到尾的磚線,這樣的線條最簡單,這樣的線條首先就是四條邊框線。
因為現澆混泥土的時候,混泥土容易出現收縮,所以他們需要先大概比較整個筏板基礎的寬度,考慮磚牆的位置然後在定下邊框線位置,這個是一個細活,需要慢慢的比對,讓整個房屋都處在筏板基礎內。
大概比對房屋位置後,四條邊框線通過過尺,平移的辦法很快就放了出來,然後鍾武再帶著周濤挨著在每條邊框線上打點。
隨後用皮尺拉一下兩點間的距離是否和設計圖上的兩點距離吻合,再用墨鬥拉線彈出黑色的線條,這樣磚線就是完成了。
三號樓的基礎磚線,鍾武周濤二人放了大概一個多小時,算是正常時間消耗,畢竟設計圖上基礎牆體不少,這都是需要一條一條比對之後才能彈線,整個過程劉有墨都在一邊看著,直到結束後他才滿意的點點頭,整個過程中鍾周兩人沒有出現一點失誤。
放線施工完成,接下來就是泥水匠磚工的事情,他們需要以這個線條為中線,沿著線條修築出設計圖上要求的基礎。
劉有墨叫來泥水匠的班頭,這是一個行楊的老師傅,一身行頭灰塵仆仆,臉上甚至還有些泥灰,年齡不過五十左右卻已半頭白發,看來平日裏操心不少。
“楊師,這個基礎照設計圖做,六二的放大腳,先兩層一收,然後收四九一層,再收兩層收到三七,最後收到二四做上去,沒有問題吧?”
劉有墨指著設計圖的基礎大樣圖問道。
(劉有墨說的六二,四九,三七,二四,都是基礎磚的尺寸,六二的放大腳是以磚基礎最底層修築寬度為六十二公分,設計圖上有時候方便設計時常以整數標記,比如六二的放大腳表示為600mm的橫切麵磚基礎寬度,而實際砌磚的時候都是以整匹磚的擺放來計算,一匹正規的標準磚塊尺寸是: 240mm×115mm×53mm,計算的時候還得加上磚塊之間的灰縫尺寸。)
“沒問題,就是修的時候你們來抄一個標高,給我們一個完成麵尺寸就行了。”
楊師傅點點頭,他知道這叫他來也是做過技術交底,要正式開始修砌至少還得等一天,這筏板基礎澆築才完成一天,養護時間怎麼也得三天七十二小時以上,不然過早的承重會影響筏板基礎的質量。
正規得來說筏板基礎混泥土澆築完畢,需呀進行發水養護,這個時間是不能少於七天的,但是再天氣炎熱和工期緊張的情況下,工地往往會把這個時間提前,具體的情況就需要根據天氣氣候來定了。
(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嗯,好,你們先準備準備,工人有空就先把磚采料放在這邊準備好,到時候你們就可以直接修築,需要抄標高的時候隨時叫我們。”
“要得,那我先去安排一下了。”
得到肯定的答案,楊師也不墨跡,前去招呼安排他的工人。
三號樓的基礎磚線彈線完畢,劉有墨等人又沒了事情做,閑來無事二人決定去陪林輝在鄉下把房子給定下來,如果房子夠大夠好,這兩個不排除搬去蹭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