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基礎驗槽很簡單的就通過了,或許是周總監跟其他部門打過了招呼,得知這基礎是在劉有墨指導下挖掘的,全都表示沒有意見。
驗槽通過,那麼就可以離開開始打基礎墊層按設計修建筏板基礎。
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采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筏型基礎又叫筏板型基礎,即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係梁聯係起來,下麵再整體澆注底板。
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
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筏板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築完畢,應灑水養護的時間為(底板混凝土為抗滲混凝土,養護周期不少於14天)
建築物采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
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基礎。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製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劉有墨心裏也鬆了口氣,這基礎隻挖了一米五左右,這基礎說什不深不說淺也不算淺,如果這地基不行真挖到了三米左右,那麼就沒辦法按照設計圖上做筏板基礎了,按照劉有墨的修建模式,肯定會修改成樁基礎,但是修改設計又會涉及到與設計院的溝通,這就是跟老板增加麻煩了。
確定好了基礎模式,剩下的就是工人去編紮鋼筋了,這又是一個枯燥的事情,劉有墨與鋼筋工人交代了一下基地鋼筋網的綁紮間距還有搭接長度就在一旁去守著了。
至於梁超這根本就沒他事情,他早上幹脆床都沒起,現在都還在床上躺著睡大覺。
閑來無事,劉有墨在工地上四處溜達起來,二棟那邊基礎回填完成已經過去一天多了,一層的牆體砌磚砌得熱火朝天,本來也沒有什麼事情便溜達了過去。
二棟應該是鍾武在主要負責,工人砌磚的時候施工員也沒多大的事情,他便在一邊玩著手機,看見劉有墨過來打了給招呼後低下頭繼續玩了起來。
劉有墨看著工人砌築牆體,沒走幾步便停了下來仔細的盯著一麵牆看了起來。
砌磚的師傅看了看停在麵前的劉有墨雖然好奇也沒有說什麼,手中的活沒有半刻的停歇。
“師傅,你先停一停。”
劉有墨出聲招呼道。
“紮個了?(四川話,怎麼了的意思)”
磚工師傅詢問道。
“鍾施工,你過來看一下。”
這第二棟畢竟不是劉有墨在負責,但是他既然發現了問題肯定還是要提出來的,但是怎麼去處理還是要這具體負責的施工員去實施,不然自己越權做了別人的事情會引起他人不高興的。
“怎麼了,劉工?”
鍾武帶上放在邊上的安全帽走了進來。
“這牆體修得點歪,中間有一公分左右的誤差,而且灰縫不算飽滿,到時候收汗了會影響承重效果看起來也不好看。”
劉有墨指著眼前這麵修了一米多高的牆體說道。
“有點歪?”
鍾武有點疑惑的看了看,他實在看不出這麵牆到底哪裏歪了。
“你對著醫院院牆的牆邊看一看,然後換個角度對麵一個房子的牆邊再看看就知道了!”
劉有墨提示道,他這個方法完全就是老道施工員才知道的經驗,對比參照物確定牆體的垂直程度,已經完成的建築物垂直程度一般都是達標的,出現歪斜的可能滴很低,如果一個參照物不能確定,那就多一個參照物,劉有墨就是在對比之後發現這麵牆有點歪斜。
這種小的細節是不容易發現的,不然就是隻有等到以後牆麵抹灰(水泥砂漿抹麵)的時候才容易發現,不過那時候才發現的話,會給抹麵提升不少的難度,工人做起來也會更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