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東南,東南(1 / 3)

而對華夏人來說現實更讓人難以接受。

畢竟打了這麼長時間,狂風島和雷鋒島的戰役才剛顯現勝利的曙光。兩個移民島嶼的地麵戰鬥華夏軍已經完全壓倒北約軍,一場大勝指日可待。

海域艦隊的戰鬥,李鴻武和錢柏林也逼迫三上悠人提前決戰,雖然沒有擊潰三上悠人,卻也使得三上悠人失去和華夏軍正麵作戰的能力。

這樣的局麵堅持下去,或許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逼迫蘇斯和白蘇斯兩大帝國退出戰爭!

誰都明白蘇斯白蘇斯兩國退出戰爭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這甚至可能成為整場戰爭的戰略轉折點!

可是現在,蘇斯和白蘇斯退出戰爭的概率已經變得極其渺茫。

別說尼古拉斯五世和奧布雷迪三世這兩個野心勃勃的皇帝,換主席府上上下下的任何一個人處在蘇斯白蘇斯兩國的立場上也會拚命把戰事拖延下去。

等到切爾達打通東南通道北上狂風島,蘇斯白蘇斯兩國立刻就能起死回生!從瀕臨戰敗的失敗者搖身一變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誰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可消息的真實性卻毋庸置疑。

人們隻能在絕望中將目光集中到東南海域。

相較於特裏藍如山,民眾和輿論對東南戰局其實更不抱什麼期望。

要知道,在此之前切爾達已經於雙星角走廊擊敗了被整個華夏視為擎天之柱的軍神黃勝天。

黃勝天病重喪失指揮能力的消息雖然一直沒有得到東南聯軍艦隊的公開證實,可此後局勢的發展卻印證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如果黃勝天任指揮官的話,華夏軍不可能敗得這麼快。

他們不但丟掉了華夏中央出海口,還被迫炸毀中央島嶼的所有空港,從內圈跳到外圈!

這簡直就是拱手將中央島嶼送給切爾達!

三月二十八日,中央島嶼華南保衛戰爆發的時候,東南聯軍兵力上處於劣勢,地理位置上也處於劣勢。

在所有人看來,聯軍之所以在北約準備實施登陸的時候發動進攻,並不是出於什麼戰術考慮,也不是為了保衛中央島嶼與切爾達決戰。

更多的,隻是一種給民眾交代的姿態罷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戰役爆發不久的三月二十九日淩晨,另一個消息傳了回來。

蘇斯部分軍區倒戈與華夏同時出兵蘇斯保皇區和白蘇斯,目前艦隊已經擊潰蘇斯保皇區和白蘇斯最後的少量防禦艦隊攻入北海海域,在敵方腹地大開殺戒!

這個不知道真假的消息讓民眾驚喜萬分。

可所有人都知道,隻要不能擊敗切爾達,或者不能將事件拖到狂風島勝局底定,這次攻擊隻不過是對蘇斯白蘇斯兩國的一次威脅破壞罷了,對目前的戰局影響作用不大。

而且隨著特裏藍如山戰局不利,出海口可能會失守的消息傳來,這個信息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恐慌之中。

而當特裏藍如山淪陷成為了無可更改的事實之後,人們再回過頭來時,他們才發現就在他們以為華南保衛戰很快就會因為東南聯軍的撤退而結束的時候,這場戰事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鏖戰了整整四十多個小時。

直到現在,還勝負未分!

這一刻,每一個華夏人都在祈福。

盡管從理智上來說,他們都不認為已經山窮水盡的東南聯軍還能戰勝切爾達,可依然有無數的信徒前往寺廟、清道觀以及各種宗教集會中心虔誠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