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點戰區吃掉班寧三支級艦隊之後,萊恩艦隊在段天道的指揮下再度以一個精妙的戰術變化甩開敵人的糾纏,硬生生從兩支q級艦隊之間轟開一個缺口。
隨即,二十個驅巡編隊在主陣地火力掩護和戰機集群的護衛下殺進了北約艦隊的戰列艦集群。
太陽金色光芒下,華夏驅巡集群就像是奔騰入海的長江大河,在河口處衝出一團波光粼粼的扇形亂流。
北約戰列艦主陣巨大的傘形主陣在瞬間就被咬掉四分之一。如果不是班寧反應極快,其驅巡集群快速回轉拚命阻截,華夏軍差一點就將對方的主陣給衝垮。
k點戰區,華夏艦隊在王狂戰的率領下,剛剛挫敗了北約名將卡德爾一次精心策劃的攻勢。
當時以雪崩戰術向華夏艦隊發動進攻的卡德爾,已經在前沿區域形成了一個長近三十海裏的半弧形絞殺區。雙方驅巡集群,在這個區域內混戰,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就在卡德爾眼看戰機成熟,下令已經準備好的四支q級艦隊自身後忽然沿中軸線和戰團的外圍回轉線齊齊殺向華夏艦隊縱深腹地的時候,原本看似被前方的絞殺吸引了所有注意力的兩個華夏戰列艦主陣,卻在段天道的命令下忽然掉轉炮口。
齊射的宏大白光,準確地鑽進了北約驅巡集群閃開的縫隙中。
正沿著驅巡集群開辟的通道高速突進的北約級艦隊猝不及防,一頭撞個正著。
一時間,隻看見突前的十餘艘北約戰列艦艦體扭曲破碎,此起彼伏的爆炸光芒在巨大的艦體上,如同噴發的火山熔岩。
劇烈的殉爆將大大小小的殘骸和人體殘肢斷臂噴向大海。後麵的戰艦則在緊急規避中亂成一團,有慌不擇路者甚至互相撞到一起。
混亂迅速蔓延開來。還沒等北約人反應過來,正麵的華夏艦隊就開始了潮水般反擊。
u點戰區,兩支北約級艦隊和兩支華夏級艦隊正在迎麵交錯的同時列隊炮擊。
占據地形優勢的北約艦隊搶先開炮。其指揮官顯然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開炮的時機、角度選取十分老辣。
在一次齊射擊毀四艘華夏戰艦的同時,艦隊也迅速以羊角回轉,一左一右分別轉向,試圖逃逸出華夏艦隊的炮擊角度。
從表麵來看,北約艦隊整個戰術動作幹淨利落完全占了上風。
要知道海戰曆來是先手為王。戰艦的高速遊走,會使得任何一個攻擊位置都隻有短短十幾秒鍾的時間。
無論指揮官下達什麼樣的命令,他都不可能在敵方或己方的戰術動作完全完成之後才開始。因此他必須提前做出判斷,下達指令爭取搶先發動齊射並搶先實施規避。
哪怕隻慢上幾秒鍾,落後一方炮擊威力都會因為混亂和損失大為減小。
這一次,搶先完成齊射的是北約艦隊!
可惜北約指揮官並不知道他的對手下達的指令針對的不是他的炮擊,而是他的規避。北約艦隊炮擊後的路線,采用的規避戰術,速度角度全部落入了段天道的計算中。
因此北約指揮官沒有等來他預計中的炮擊。
他驚駭地發現,華夏艦隊根本沒有開火,而是直接轉向,以一個叉形的雙刀切割戰術變化,直接咬住了分頭轉向的己方艦隊的尾巴。
兩分鍾之後,華夏艦隊開火。
白光吞噬了北約艦隊的尾陣,超過二十艘北約戰艦遭受重創。
戰鬥爆發的第十五個小時。
從戰場的左邊到右邊,交戰雙方膠著纏鬥,戰艦和戰艦之間,幾乎是貼身肉搏。
前線炮火紛飛,而在華夏旗艦上京號上,在所有華夏官兵的眼中,八十多個小時裏隻睡了不到十個小時的段天道,從容於指揮席上指揮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