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針灸國際化的進程當中,世界衛生組織發揮了重要的推動和引導作用,比如在一些國家設立的針灸研究培訓合作中心﹑支持並創建世界針灸學聯合會﹑製定《經絡穴位名稱國際標準》《針灸臨床研究規範》等等。而現在,世界上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已經開展了針灸醫療手法,從事針灸的人數大約為三十萬人左右。二十世紀下半葉,針灸臨床的側重點在於觀察與總結針灸的適應症,九十年代後,針灸的臨床應用範圍已擴大到四個方麵:經絡診斷、針刺麻醉、針灸保健、針灸治療;針灸如今可以治療的病症已經達到了八百多種,其中百分之四十的治療效果顯著,這也包括一些常見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難病症與急性病用針灸輔助治療效果更佳,到了本世紀,針灸的發展也就更加廣泛了;隨著針灸醫療的副作用小、消費少等優勢被世界各國人民漸漸認知,而立法更是確認及提高了臨床的水平、向疑難病症挑戰就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尤其是立法方麵,由於各國的承認和聯合國的推廣,許多的國家已經確立並完善了法律管理,對針灸從業人員的考試和資格認證進一步規範;在研究方麵,用針灸治療或輔助疑難病症也漸顯苗頭,比如小劑量藥物穴位注射治療萎縮性胃炎、火針治療慢性骨髓炎、舌針治療腦性癱瘓、帕金森氏症等;就這方麵來看,針灸這樣傳統的中醫學學科還有著更大的潛力值得中醫學者發掘的;比如二OO三年法國巴黎全洲的中醫藥專家聯合會學術年會的中外專家也都說了,西方醫學界已經越來越多地了解和承認針灸的功效,針灸已經成為中醫藥被世界接受的突破口;法國針灸協會主席安德海思博士認為,針灸可以明顯減輕患者的症狀和痛苦,而西方醫學則認為減輕患者的症狀或痛苦是治療的重要步驟之一,它對患者的徹底恢複、增強抵抗力等有重要作用,所以才有針灸首先被西方的醫學界所接受的;法國針灸協會目前已經成為法國政府承認的合法醫療協會,近些年,法國的許多醫科大學還增設了針灸課程,這也是中醫進入西方主流醫學的重要突破。”
“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二OO三年輪值主席朱勉生博士說過,很多年前,中醫在西方國家還是處於邊緣的醫學學科,許多從事中醫研究的專家、資格並不被西方國家政府所承認,其地位也是非常尷尬;但是這幾年西方國家的很多的國立醫學院紛紛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些醫學院還成立了中醫部門,其學員畢業後可以拿從業證書,不過西方人還是比較接受的仍然是針灸。法國執業醫生組成的法國針灸協會成為學術會議的主辦方之一,這也說明針灸代表中醫,在西方醫學界的地位已經逐步提高;出席會議的中國駐蘭西國大使說,與針灸相比,中藥還不為西方廣泛接受,其主要原因是中藥缺乏規範化和標準化的質量體係,要想讓中藥的醫理藥理被西醫接受,尚需盡快製定較為詳盡的生產規範和標準;就是這次學術會議上,很多的專家還認為,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要得到根本的改變,有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長短取決於內外兩個因素:內在因素,要想把傳統的中醫藥的優勢特色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實中醫藥的現代化;外在因素,要不斷地加深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理解和尊重,並把中醫藥納入主流醫學體係,而針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這兩者中內因可比外因尤為重要;從這裏可以看出,當前世界對於針灸這種純中醫的醫療手段的接受力是越來越廣,越來越多了,相信用不了多長的時間,針灸在世界醫療上麵的會發揮出更多、更讓世人力量,讓世人所重視的;當然,針灸能夠如此廣泛的發展,這與針灸在醫療上麵的價值是分不開的。”
“中國的古人很入已經采用針灸的方法進行保健強身,《黃帝內經》當中就有記載,掌握針灸保健技術的醫生為‘上工’;《靈樞?逆順》也同樣的記載:‘上工刺其未生者也!’,直到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的位置,比如在《千金要方》當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麵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裏,記載了用針灸預防多種疾病,如刺瀉風門背不發癰疽等等;明代的中醫更是倡導針灸保健,高武在《針灸聚英》就記錄著:‘無病而先針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清代潘偉如在《衛生要求》更是闡述了針刺的保健作用,他在書中說,‘人之髒腑經絡血氣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幹之則病,古之人以針灸為本……所以利關節和氣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複,正複而病自愈。’針刺保健,其實就是毫針刺激人體一定的穴位,以激發經絡之氣,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起來,從而起到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目的;而這種養生方法,就是針刺保健,針刺保健與針刺治病的方法雖說基本上是相同,但是著眼點是不相同,針刺治病是著眼於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而針刺保健則是著眼於強壯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延壽。正是因為兩者的著眼處不相同,其實就是在選穴道、用針上麵有著一定的差異,如果用於保健,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擇的穴道不宜多,一定要以具有強身壯體功效穴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