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是人類及動物共有的部位,最主的皮下的電場區,也是神主幹和神經末梢經過的地方,是人類和動物身體當中電能最高的地方,而這部分破壞或者壞死,以及外力破壞及阻礙,都會引起麻、脹、癢、痛、酸等症狀,甚至會導致組織、器官、循環及心腦不適、嚴重地還可以導致殘疾、衰竭、窒息及死亡等症,穴道是人體當中是為重要的電場,也是與大腦密切聯係的地方;人體的穴位七百二十個,中醫可以使用的四百零二個,其中要害穴位有一百零八個,有活穴和死穴之分,不致死的穴位有七十二個,致命的有三十六個穴位。”
“上帝,居然這麼神奇呀!我一定要學的,一定要學的。”露茜激動萬分地說道。
“我也要學。”亞曆士的話語不多,臉上呈現著堅毅的神情。
吳用也笑了,“要學當然可以,現在我就給你們講一下,古老穴位的曆史,這也便於你們以後學起來更為容易。”
“嗯。”
露茜、亞曆士兩人就像小學生似的,點著腦袋。
“中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祖先就已經知道人體皮膚上有著許多的特殊的感觸點;公元前五至一世紀中國的著名醫典《黃帝內經》就記載著,‘氣穴所發,各有處名’,同時還記載了一百六十個穴位的名稱;晉代皇甫謐編纂了中國現存針灸專科的開山名作《針灸甲乙經》,對人體的三百四十個穴位的名稱、別名、位置和主治的疾病都有著詳細的論述;直至宋代,王惟一雙重新擬定穴位,訂正訛謬,撰著《銅人腧穴針灸圖位》,而且首創了研鑄專供針灸教學與考試用的兩座針灸銅人,其造型非常的逼真,端刻之精確,令人歎服不已,送給你們所使用的就是這種銅人腧穴。”
“通過這些古文獻來看,中國古代醫學家就知道依據腧穴治病,且在長期的實踐過程當中形成了腧穴學的完整理論體係;十九世八十年代,布裏克斯發現人體表麵存在溫點、冷點進而被譽為人體感覺生理學的先驅;《類經?人之四海》記載,‘輸、腧、俞,本經皆通用。’所以,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的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根據中醫的基礎理論,人體的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既是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於體表的部位,還是針灸、推拿、氣功等治療的施術部位。”
“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驅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實質空間是什麼呢?真的就是人體的特殊結構嗎?長時間以來,人們對此推測著,各種說法都有;中醫所講究的穴位實質究竟是什麼呢?有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進行探討,發現皮膚上的某些部位確實存在導電量特別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的位置相吻合,可是後來又發現,全身穴位的總麵積不過人體表的萬分之四,而電阻部位卻多得多;後來人們又使用最弱的電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產生最大的收縮效果的地方叫做運動點;經過仔細的對照,這些專家發現,運動點與穴位的分布幾乎是一致的,可是運動點的機製是什麼,仍然不太了解。又有研究了穴位與神的關係,發現幾乎所有的穴位都與神經相關聯著;比如說,一處穴位與某一內髒器官的神經往往同屬於一個脊髓節段,在胚胎發育時期,皮膚與神經是同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