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的這種“照料天性”讓它們一旦遇到了溺水者,就可能本能地將其當作子女推岸邊去,進而使人類獲救;也就是說這隻是一種巧合而已,海豚的固有行為與激動人心的“救人”現象正好不謀而合。
玩性大發的解釋是說,海豚天生好動,善於模仿,最喜愛的就是在水裏嬉戲,所以,所有被遇到的東西都會成為為它們的玩具;海豚為什麼會把人推向岸邊,而不是把人當作玩具那樣一直在水裏戲弄著,這與海豚的生活習慣有著關係,海豚喜歡在深水和淺水當中來回巡遊;如果人在深水區落水,正好遇到一群向淺水區遊玩的海豚時,它們就會順水推舟把人半推半玩弄地帶到淺水區,或者把落水者推直岸邊。
可是為什麼海豚會護著落水者或都遊泳者不受鯊魚的傷害?這部分專家認為,由於鯊魚“雷達”嗅覺特別靈敏,假如落水者正好落在鯊魚出沒的水域,人體散發出的氣味很快就會吸引鯊魚前來。
如果這時有一群海豚正好在嬉戲落水者,這樣一來,海豚就會認為鯊魚是來搶奪它們的“玩具”而與之搏鬥的。
海豚與鯊魚可是天生的死對頭,雖說鯊魚是海洋當中的霸王,可是它一般都是單獨行動,而海豚則是成群結隊的,其結果不用想了,自然就是鯊魚被趕跑了。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是見義勇為,把海豚的救苦救難行為歸結為動物的一種本能,未免是所事情簡單化了,其根源是對動物的智慧過於低估了。
海洋學家認為海豚與人類一樣也有著學習的能力,甚至比黑猩猩還要更勝一籌,有著大海“智叟”的美稱,而經過多年的研究表明,海豚有一個發達的大腦,而且大腦皮層溝回很多,溝回越多,其智力就會越發達。
一頭成年海豚的大腦平均重量為1.6公斤,而人腦的重量平均為1.5公斤,而黑猩猩的大腦平均重量不足0.25公斤,從絕對腦重量來看,海豚位於第一位,但從腦重與體重相比,人腦占體重的2.1%,海豚占1.17%,黑猩猩僅僅隻有0.7%,無論是絕對腦重量還是相對腦重量,海豚都遠遠超過了黑猩猩,而學習的能力與智力發達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有的海洋生物學家認為,海豚的大腦容量比黑猩猩還要大,顯然就是一處高等智商的動物,是一種具有思維能力的動物,而它的救人“壯舉”應該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因為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海豚都是把人推向岸邊,而沒有推向大海深處。
研究海洋哺乳動物十四年的英格裏德?維塞爾博士表示,世界上有很多關於海豚保護遊泳者的報道,當海豚可能感覺到人類正處於危險當中,就會馬上行動起來保護他們,海豚把溺水者救起來且圍成圓形與鯊魚隔開的行為也就更有說服力了。
可是對於人類來說,每一年都有大量的海豚被人類殺死、加工成各種肉製品出售,海豚對人類這樣一心一意,這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在鯊魚麵前,海豚會成為瘋狂的搏殺之神,很多的觀察都表明與海豚的爭鬥鯊魚從來都沒有占到大便宜,可以這樣說,海豚如果攻擊人類絕非什麼困難的事情,可是曆史上卻沒有海豚傷人的記錄。
最讓很多的學者無法理解,哪怕人類恩將仇報殺死一條海豚之時,而其它在場的海豚了隻是一邊靜觀者,根本不會攻擊人類的。
可是對於協作精神極強,且有著攻擊力極強的海豚來說,有這樣的表現實在讓那些科學家深感困惑不已。
不過,無論海豚救人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我們都要感恩它們,同時我們也要記住,海豚救人的事情仍然會發生,但我們人類對於它們的屠殺與吞食沒有停止過一天。
“爸爸,那些吃海豚肉肉的都是壞蛋,朵朵要打他們的屁股,一點都不乖。”朵朵鼓著小嘴,揮舞著小手,小臉生氣的小模樣特別的可愛。
“朵朵,打屁股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從根子上進行解決。”葉紫涵撫摸了一下朵朵的腦袋,笑著道。
“爸爸,什麼是根子上呀?”朵朵眨巴著大眼睛看著吳用。
“就是說呀,要從最基礎的方麵進行宣傳,讓人類自動保護海豚,我們可愛的朋友。”吳用笑著道。
“噢,朵朵明白了。”朵朵從葉紫涵的懷裏滑下來,從旁邊的沙了上抓過自己的小背包,從裏麵,摸出小本子和筆,趴在茶幾下邊寫邊嘀咕著。
吳用隻是笑了笑,也沒有管小丫頭幹什麼,葉紫涵卻是好奇地湊過腦袋看著朵朵在小本子一邊劃一邊嘀咕著,不過看了一陣,除了一些自己可以辨認出來的單詞之外,大都是一些圖案表示,也是摸頭不知腦,不過,她卻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