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好就收所強調的不在世事難料,而是你、我、他,而這些人群當中都會在某一次成功的“甜蜜”衝擊後,馬上就會追求更多的收獲,當理智光澤被盲目的火焰牢牢覆蓋後,隻會導致失敗的苦果帶走你曾經所有的收獲,功虧一簣的;人類是理性的高等動物,不像野外的動物,不懂得見好就收,也隻有人類才會有這樣的理性認識,窮寇莫追,以免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的。
假如隻是一味地顧著乘勝追擊,自己反而可能受傷害,得不償失;假如隻顧得乘勝追擊,人類與動物有什麼區別呢?所以說,見好就收,對於人類來說,比乘勝追擊更好。
猶太人古老的諺語——如果上帝讓你死亡,先會讓瘋狂。
說白了,就是不知足,古人都知道知足者常樂,見好就收,得到了好處,就應該知道知足、感恩。
縱觀這世上的一些人,官場上欲壑難填,商場上爾虞我詐,情場上心猿意馬,股場上等,不知見好就收之人,最後就是人仰馬翻,釀成終生的苦酒,這可真應了中國的古話,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這就是自我釀造的苦果;如果一人找到一份好工作,一直幹到老,也會有很好的收入,而這時老板很重提拔為副總裁,那是非常的成功,最後完美的退休了,這不就是見好就收的最好體現嗎?如果換成另外有著某些追求之時,會這樣嗎?顯然這世上很少有人能做盡善盡美的一事,所有的人都會覺得自己獲取到好職位,眼界就會放在更高的職位了。
沒完沒了的乘勝追擊,早晚會有一天被大風浪所淹沒,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不可過分追求,更不可過於執著;世人都知道物極必反,但未必會注意把握時機見好就收;這世上永遠就是常青樹都會有生死循環,就是現在的比爾?蓋茨都要退休了,這不正是見好就收的人生哲理。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滿天下者不賞;弓滿則折,月滿則缺;但凡功高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穩,隻管向前就會非常的危險,知足常樂,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因為這些人知道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這世上有多少人因為攀至人生的頂峰,而後跌落山穀而陷入精神深淵而不能自拔,這樣的人在現實社會當中也是非常見的,整個人的人生,隻要做到自己滿意就可以,不必做到最好,自己幸福也就足夠了;不管做什麼事情,做過頭了,就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就會物極必反了,而時常所說的適可而止、見好就收,就是一種處理問題的一種最為合理的方式,要達到的自己的目的,又不至於做的太過頭、有分寸才可行。
既然已經成功了,為什麼就不能見好就收呢,難道非得碰到頭破血流把來之不易的成功果實付之東流才是最後的目的嗎?俗話說,“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到半開時。得意時莫忘回頭,著手處當留餘步。”不就是“知足常樂,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的意思嗎?
這世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生一世總是春風得意,而人世最為風光、最為美妙的往往是最為短暫的。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也就是這樣的道理,而見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贏家。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籍華人蔡誌勇因為創立“曼克頓互惠基金”賺到的金錢,從而獲得“金融魔術師”的稱號,但他在這個基金炙手可熱之時,他便轉手把基金賣給別人,第二年這個基金的股價便開始急劇下跌;試想,如果他沒有見好就收,反而是趁勝追擊,恐怕現在已經是血本無歸了;見好就收就是處理這樣問題的最為合理的方式,而這一方麵中國的古代早就有論斷,漢朝的張良、戰國時期範蠡等人的成功身退,見好就收,常讓後人感歎稱讚不已,而李斯為了秦國建功立勳卻身首異處,這不正說明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嗎,凡是聰明的人都知道贏則兩利,就要見好就收,貪得無厭,渴望贏盡宇宙,到頭來,什麼都不會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