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城郊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姬小花
摘 要: 城郊初中地理位置獨特,學生在接受青春期性教育方麵存在一定問題:社會重視不夠,家長避而不談,學校遮遮掩掩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可能導致一部分學生由於缺少正確的青春期性知識,給家庭、社會帶來危害。更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性教育,讓青少年了解自身變化,做好心理準備,注意營養和適當運動,以順利渡過這一美好時光,為今後人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關鍵詞: 城郊初中 青春期 性教育
青春期指少年兒童開始發育,最後達到成熟的一段時期,即由兒童向成人的過渡階段,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如生理上發生巨大變化,身高、體重迅速增長,各內髒器官如心、肺、肝髒功能趨向成熟,各項指標達到或接近成人標準,女生開始有了月經,男生有了遺精現象。但各項機能都不成熟,有了問題會擔心害怕,無處訴說。問題會越積越多,嚴重影響學習生活,學習成績下降很快,又找不到解決辦法,就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一些問題隨之出現。
1.初中生青春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但認識遠遠不到位。
初中生青春期生理發育趨於成熟。這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時期,是決定一個人體格、素質、性格、行為和智力水平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隨著第二性征的形成和漸趨成熟,他們往往會產生性恐懼、性壓抑、異性敏感等。學生到了13、14歲,無論男生、女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了明顯變化,男生聲音變粗,胡須變黑,開始關注自己的穿著打扮,也開始注意異性的變化。女生乳房變大,臀部變大變圓,越來越羞澀,最明顯的動作就是常常把自己的校服往下拉,希望遮蓋住自己的臀部,也在課堂上偷偷留意異性的言談舉止。如果課堂上涉及有關“性”的詞句,男生就會哄堂大笑,女生則羞澀地低下頭。他們往往希望了解異性,但迫於社會實際,不敢多問。再加上父母忙於生計,無暇顧及孩子的身體和情緒變化,就是注意到了,也不好意思開口詳細解釋,反而是批評和訓斥,往往起到反麵作用,孩子更迷茫、更無助。孩子不敢與老師交流,隻好求助同學,有時候會遭到同學的恥笑。往往會變本加厲,偷偷瀏覽網頁上的性信息,甚至視頻,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如果這些不適不能及時得到疏導和排解,就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傷害,輕者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重者產生心理障礙。筆者曾帶過一個男學生,由於父親去世得早,家中再無男性。到了八年級,他的喉結明顯突出,聲音變得渾厚、低沉,齊讀課文時與大家極不協調,他就會不讀或者隻張口不出聲,變得羞澀、不自信。我發現了這種現象,主動找他談話,幫助他正確認識自己和青春期,幫他打開心結,讓他較順利地克服一些困難,變得開朗自信。到了九年級,大部分男生都與他一樣時,更自信,做什麼都很陽光。學校、家庭、社會應加強中學生的青春期性教育,以正麵、正確的方式通過正當渠道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懂得青春期的規律和特點,正確認識自己,以便順利度過青春期。